第(2/3)页 君臣两人坐在一起,而一旁的小鹊儿嘴里吃着零嘴,目光看着远处,大眼扑闪着。 刘仁轨道:“公主殿下的五官与陛下一样。” 李承乾笑道:“她的脸型像她娘。” 这位年轻的陛下给人的感觉是阳光又开明,没有阴郁之气,看起来也没太多的城府。 或许是陛下少年时就与朝中武将走动多了,这才会显得这般开朗。 “鹊儿,看好鱼,爹爹给你烤肉吃。” “知道了。”这孩子的话音拉得很长,吃着坚果双手扶着栏杆看着河面。 刘仁轨看着陛下父女这般融洽,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李承乾道:“你家里的孩子呢?” 刘仁轨道:“在书舍读书,还算是懂事。” 羊肉串正烤得滋滋冒油,李承乾递给他一串,道:“吃吧。” “谢陛下赐。” 刘仁轨接过肉串,当即就吃了起来。 在河对岸还能看到不少劳作的乡民,他们看到这里的官兵,纷纷行礼。 李承乾低声道:“昨日舅舅与朕说了很多国事。” 刘仁轨回道:“臣昨日也收到了赵国公给京兆府的政令,加紧关中的治理。” “其实也不用听风就是雨,关中的年轻人就是彪悍的,不能扼杀他们彪悍的天性,朕很喜欢他们的作风,大唐的年轻人就该无所畏惧的。” 刘仁轨道:“那陛下为何不拦着赵国公。” “为何要拦着呢?这是舅舅的主见。” “陛下尊重长辈。” “倒是舅舅说了一些别的事,想问问你的看法。” “陛下请讲。” “如今的天下分为,关内,河南,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舅舅想要增加地方监察的力度。” 刘仁轨还吃着羊肉串。 中原十道,其实只是朝中监察与一个地理单位,如果监察官员成了这政务官吏,那就是历朝历代喜闻乐见的事了,地方总管的权力越大,对中枢的威胁也就越大。 如果道实际意义上只是地方的一级,往下再分州,县两级,自上而下的从属关系,倒是简洁明了,但又太过笼统。 见刘仁轨不说话,似乎这些事并不是他所长,也就没有发表看法。 一个认真的人能力也是有限的,这些国事并不是他所长,超出他的能力极限了。 李承乾也不再与他说这些,安静地烤着肉。 来年的京兆府会很忙,关中要划分咸阳,渭南,铜川,陈仓四府,建设上的事……要在来年才正式铺开。 关中的乡民们似乎还没预感到,这种巨大的变化即将到来,他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地生活。 日近黄昏的时候,李承乾领着女儿这才回到了宫中。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回到宫中就见到了捷报。 苏婉与宁儿正在盘算着宫里的账目,李承乾坐在两仪殿前,看着手中的捷报,说的是王玄策的兵马已拿下了逻些城,并且活捉了钦陵。 倒是有些意外,对王玄策来说,吐蕃人似乎并不难对付。 在军报中,王玄策用一种充满智慧的打法,将钦陵围在了逻些城,反倒是逻些的牧民将钦陵活捉之后,献给了唐军。 从除夕夜至今,大唐平定吐蕃只用了正月的半个月时间。 至此,吐蕃平定,往后数年,就是大唐对吐蕃的治理。 军报中还说了桑布扎的事,他回到了藏布江边,一心编写吐蕃的书籍。 吐蕃还是会有自己的书籍与文字的,但往后也会有大唐的书籍。 在对外上,自然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吐蕃的子民也是天可汗的子民,突厥与西域的子民,也是天可汗的子民。 地方上的偶尔叛乱都是子民不懂事,大唐出手平乱,并且教化。 这是作为天可汗的职责。 大唐是能够包容万象的。 天可汗也可以包容天下的子民。 李承乾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将这份捷报交给松赞干布。” “喏。”内侍还是有些犹豫的,对松赞干布来说,这不能算是捷报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