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知诸位可愿留下?” 荀子看向百家魁首问道。 道家四老眼眸一亮,第一个举手同意。 这样就可以常常与祖师相伴了。 慎到那老小子就一直跟着祖师,如今一手言出法随,可谓是诸子巅峰。 这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其他魁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并无人反对。 “我等愿意留下。” “我也是。” “俺也一样。” 做学问嘛,在哪做不是做。 而且如今秦国一统天下几乎已成定局。 齐国被灭,也是注定之事。 那他们还回去干啥? “好好好。” 陆歌抚掌笑道:“老吕,速速回去写份奏章,上递大王。” “请大王下旨,在咸阳建一座比稷下学宫更大,更好的学宫。” 吕不韦喜滋滋拱手,匆匆告辞离去。 “外敌已灭,诸位还是先回去吧。” 荀子看向百家魁首们。 “我还有些话与陆子说。” 百家魁首纷纷点头,三五成群的散去。 城头之上,只剩下陆歌和荀子。 “我等脱离齐国来此,本就准备留在秦国了。” “陆子何须用这等小手段呢。” 荀子轻笑开口道。 陆歌也不狡辩,坦然点头。 这白纸就是他故意拿出来给荀子看的。 吕不韦也默契的打配合。 为了就是将百家魁首全都留在秦国。 秦国需要这样的人才啊。 “荀子,人心各异。” “即便你愿意留下,那他们呢?” “我始终相信,这世间唯有利益关系才是最稳固的。” “他们有好处,才会死心塌地的留下来。” 荀子闻言,哈哈笑道:“陆子所想,与我所思,不谋而合。” “人性本恶。” 陆歌接话道:“所以需教人向善。” “然芸芸众生,能得教化者,少之又少。” “故国当以法治。” “以法为绳,不求人人心中皆善,但求所行所为无恶。” 荀子抚须继续道:“法为道德之下限。” “以法束人无恶事,再以道德教众生。” “文明传承,代代积累,终有一日,人人皆君子。” 说着便是叹息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