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困境【一更】-《三国贵女日常》


    第(1/3)页

    听思齐这么一说,  刘赟也反应了过来,忙叫谭鑫带人去追。

    谭鑫出了王府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城门前追上了常王。

    常王虽然一个心都在吃喝玩乐上的闲散王侯,  但能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安能够安然度过这么多年,  自然也不是个蠢笨之人。

    常王原本就觉得这事有蹊跷,  但是对方说是曹操的军队借过,  如果他不应下来,  将来回到许都又是一场风波,所以赶紧带了人过来看看。

    听谭鑫这么一说,原本就在犹豫着的常王即刻有了主意,叮嘱将士们稍安勿躁,等把事情弄清之后再打开城门不迟。

    外头那群人果然不是什么沉得住气得人,  黑灯瞎火里在城墙外困了大概半个时辰后,  有人就已经开嗓子骂了起来。

    谭鑫眼尖,看到对方将士当中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子,  正是从前袁术旧部的一名将领,  名叫姜河。

    袁术于建安二年称帝后,  成了一个明晃晃的靶子,很快就接连被各方割据势力所打击。袁术接连战败,想要带人去投奔袁绍长子袁谭,却被曹操派来的刘备等人拦住去路,  只得再折回了根据地寿春。【1】

    袁术最终身亡在了逃亡途中,他留下的旧部也四散出逃,  有的投奔了袁绍等地方势力,还有一些不服统管的乌合之众,  选择了跟随姜河自立门户,  四处乱蹦,  企图能在短时间内凭着攻掠取东山再起。

    而这次,他们是奔着河安郡来的。

    如今曹操和袁绍正在河地区作战,根本无暇顾及到河安郡城,而河安郡的兵力十分有限,防御体系就是一盘散沙。

    虽然对面姜河只是袁术散部,但也是曾经跟着袁术走南闯北真枪实刀作战的部队,毫无战斗经历的河安守城军想要突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况还有这一城的百姓。

    谭鑫离开以后,思齐睡意全无,索性和刘赟一起在前院书房外的石桌上等待常王归来。

    就这么一直等到下半夜后,常王才带着人马回到了王府。

    长史将常王扶下马来,月光下的他脸色看起来尤为灰败,一看就能得知如今情况并不乐观。

    刘赟叫厨房给常王端了碗肉汤上来,里面还加了思齐最新研发的胡麻油。

    常王原是最爱这个味道,此时却只用了两口便搁下了汤碗。

    刘赟和常王这些年都过得实在安逸,兄弟二人于带兵一事上都多有不通,思齐亦然。而河安郡内的武官除了王府护卫外,只有一个毫无之实战经验的郡尉。

    刘赟这才想起,他们出行之前刘协还给了一个专业人才随行,就是那位看起来身上有点功夫的姓张的将军,便即刻派人将他传了过来。

    张将军全名张然,二十出头的年纪,是朝廷秩六百石正式编制的武官。

    自打出了许都城后,这位张将军就变得低调而沉默,低调到刘赟一行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事到如今,敌军已经攻打至城下,张然也一改往日低调模样,对着两位王侯分析起了当下情势。

    袁术分散的旧部当中,姜河率领的恰恰是最强的一支。他们原本占领了范县,但是因为之前袁绍在官渡战败,势力范围缩小,便又转头攻打了姜河,把范县给抢到了自己的地盘。

    姜河大本营都被人给折了,心中自然不甘,但他本人既打不过袁绍又打不过曹操,所以只能来河安“借地”。

    袁术和袁绍不同,袁绍还愿意打着崇敬汉室的旗号攻讦曹操,起码愿意做做表面文章,对刘赟等人也还算尊敬。

    而袁术原本对汉室连表面的尊重都没有,姜河更是一样。

    姜河本人是个极为狠辣的人,若是河安郡城这边抵挡不住对方攻势,任由对方进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光百姓要遭殃,就连两位大王和成平翁主恐怕也会十分被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