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风起南国 第一百八十三章 父子问对(一)-《锦朝》


    第(2/3)页

    赵光。(本章未完!)

    第一百八十三章 父子问对(一)

    摆摆手:“都是一家人,这种事上有什么可谢的。我还盼着萤儿早点好起来,为我赵家诞下第一个嫡孙呢。”

    赵行出来以后,走到赵篆身前道:“大哥今夜不如就和我一起回府吧。你的宅子虽然有人照看着,但总归冷清了些,住起来未必舒服。”

    赵篆笑道:“你就不用操心我了。我那群手下已经被送过去了,人生地不熟的,不去看看我是不会放心的。都是群兵痞,没有规矩,万一惹出点什么事来就不好了。你还是先回去照看弟妹,等我闲下来了,一定会去府上叨扰。”

    赵隶插嘴道:“大哥说的这是哪里话,哪有什么叨扰一说。到时候咱们兄弟一起去,我也好久没吃二嫂做的桂花糕了。”

    先后被父亲兄弟三人提起妻子,赵行心中如同长草一般,迸发出强烈的思念,见赵篆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勉强,匆匆地和二人辞行后便出宫回府了。

    赵光却没有着急叫下一位皇子进来,而是翻看起桌上的一张纸,那是元丰三年,对于靳川在都安县令一职任满三年的考评结果。和赵行所说的不同,这份评语之上,除了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八个字以外,再没有一句好话,各项均不合格,最终落得个下下的评价。

    早在赵行的书信送来以后,赵光便令吏部将靳川的全部资料找来,一样一样地亲自过目。出身贫寒,家族不显,元丰元年的进士出身,不知得罪了谁被发配到了不异于火坑的都安县异地为官,还没有得到上官的赏识,怎么看都不值得赵行的极力推荐。

    “有意思”。

    赵光轻生念叨一句之后,提笔在靳川的调令纸上写下准字。而在官职一栏,则是犹豫半天,写下京兆府三字。

    靳川不会想到,他的人生命运,在这场简短的父子奏对,也算是君臣奏对之后,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靳川更不会想到,让赵光最后下定决心给他一步登天机会的,不是因为赵行的极力举荐。而是因为张韬在他的考评结果上,泄愤般写下的下下两个大字。

    将这张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承载着一个人未来命运的纸条折好,盖上皇帝大印,交给了一个小黄门:“交吏部尚书袁中。”等到小黄门消失不见,赵光才命人叫下一个进来。 首发更新@

    赵篆和赵隶两个,在御书房外聊着天。尽管赵篆看起来有些冷淡,可是心思通透的赵隶却不会让气氛冷场,一直努力地找着赵篆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在说。赵行走后,两人心底同时升起一个问题,既然都不是第一个,那么谁会是最后一个。

    答案揭晓,赵篆笑笑:“看来我今晚要很晚才能回去了。快去吧,别让父皇等太久。”

    赵隶朝他拱了拱手,跟着小黄门进书房,心中却揣摩着赵光留赵篆在最后的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