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捧杀-《锦朝》


    第(2/3)页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郭嘉一样,潜心于治学,不想别的。

    说起郭嘉,和张家还有一段故事。当年赵光登基,居心叵测地给张韬封了镇国公。如此的皇恩浩荡,非但没有成全君臣相得的佳话,反倒是给张韬招来了很多骂名。在半朝文官都对张韬口诛笔伐之时,是地位超然的郭嘉站了出来,上了一封「启功书」,将当朝之中,于国有大功的臣子功绩一一撰述,算是正名,将这股风气压了下去。这位皇子之师,本有希望以太傅身份荣登中书令之位的重臣,最终只落得国子监祭酒这么一个安慰奖,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只是到了国子监以后,郭嘉依然没有消停,编写了两本书,《忠臣传》和与之截然相反的《二臣传》。

    前者顾名思义,细数了历朝历代的板荡诚臣。后者也是望名便知内容,却有些让人万万想不到的东西。

    郭嘉将包括自己在内,先后在大成和凌国两朝任官的大臣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尤其是对自己的贬低之语,任谁看了都不会想到是他自己所写。

    此书一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尽管朝廷迅速出面,停止印刷,将流到市面上的成品都收了回来,但还是没能阻止有人手抄留存。事情传开以后,郭嘉在朝中本就不怎么好的人缘,更是一落千丈。要不是有皇子之师的身份在,恐怕早就有人进言贬他的官了。

    「不过说起来也快了,前些日子听人说,过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就是封王大典那一天以后,就要重新开课了。」封一猋看起来还挺喜欢上课的。

    「嗯。也就是还有半月,待开学之后,也就只有二十天左右就要科举了。那监中的监生们,现在都在家中温习吗?」张不周并不清楚这个世界的科举和前世知道的是否完全一样。

    「都什么时候了,还看书,就算再

    多看一本,又能有什么用呢?要是对自己有信心的举子,这会儿正忙着四处投拜帖,参加诗文大会,刷一刷名声,至于没什么信心的,也不想去受那三天的罪,这样的人才会窝在家里温习。」封一猋总结得很明确。

    张不周忍不住想起路上遇到的高圭,他算是有信心的了吧,那这会儿是不是也该找几个重臣府上试试看,混个脸熟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