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君臣美梦幻灭(二合一)-《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3)页

    他急忙调令王承胤随他一起赶到宝鸡,不等训斥李嘉彦,率部赶到凤翔,准备再劝说劝说,一定给他们个交代。

    千万不能误了他的大事!

    等他到了凤翔府,便得到了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已经攻破七县,事势大坏。

    陈奇瑜才意识到自己宛如那曹操,中了黄盖的诈降计!

    这波贼寇根本就没有透露过闯贼高迎祥也混在队伍当中,否则定要拉着高迎祥进京,把他千刀万剐喽。

    此人进入京城,在天街肆意杀害朝廷命官,还意图闯进皇宫杀皇帝。

    这种人是绝对不允许招安的!

    可此时此刻,陈奇瑜才意识到中计了,显然是为时已晚。

    陈奇瑜啪的甩了自己一个耳光,让自己努力的冷静下来。

    如今在怎么懊悔都没有用!

    如今贼寇在陕西闹大了,在怎么补救都不可能迅速平定。

    况且此事虽然是陛下点头示意的,那陛下指定会把责任往下推。

    谁担着这责任,谁就得进诏狱,或者传首九边。

    三边总督杨鹤等人就是前车之鉴。

    既然如此,李嘉彦你先前无辜杀贼,就别怪我陈某人了。

    为了推卸责任,陈奇瑜并没有第一时间追剿高迎祥等人,而是先写了一封奏折,归罪于宝鸡知县李嘉彦“杀降激变”。

    先下手把李嘉彦等乡官士民五十多人全都抓起来送入大牢。

    不仅如此,陈奇瑜还给卢象升写信,叫他做好防范,并且再次强调宝鸡凤翔激变,秦中已抚未抚诸贼,互相扇动叛乱,责任全都在李嘉彦一言不合擅杀导致。

    这些贼寇不再信任朝廷,如此一来,弹劾招抚?

    特别是李嘉彦不顾他这个五省总督的命令,不仅没有放开道路,提供粮草,反倒杀降。

    总之,李自成等人叛乱的诱因一股脑都推到了知县头上。

    招抚大计的失败与他陈奇瑜以及皇帝没有一毛钱关系,责任全都在下面擅自执行!

    宝鸡县庠生韩挺不服,上书为知县鸣冤辩护,说贼在汉中府时,南阻江,北阻山,西则栈道,东则勋阳,有兵十余万,数载蔓延,贼被困在车厢峡。

    土民一截出路,二堵后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办!

    不用一卒,不发一失,贼皆饿死,而竟然以诈降逃脱。

    贼寇一出栈道,即破凤县八百里连云栈道,尸体撑着栈道的柱子,四十村落尽为灰尽,在宝鸡之南,难不成也是激变所致?

    总督见贼寇破七县,事势大坏,罪责必及,乃归狱中功臣劳士,以盖其愆,纵然巧舌如黄,如何能掩盖三秦百万人之口?

    陈奇瑜闻言大骂一派胡言,一个小小的庠生也敢来胡编乱造?

    说实在的是最后几句戳了他的肺管子。

    但明末文人大多都这毛病,喜欢夸大事实。

    什么上来就八百里之类的,从汉中到宝鸡满打满算四百里足够,就这道路,如何能全都是栈道?

    论证的结果是对的,但论点胡编乱造,被人抓住把柄。

    然后陈奇瑜就差人把他给扔进大牢里,跟被抓起来的知县一同去当狱友去了。

    就在陈奇瑜集于统一内部口径的时候,高迎祥等人与略阳来的别部会和,又一分为二。

    一支至长平破泾阳,一支至眉县,周至攻平凉,号称数十万众。

    起义军再次席卷陕西,北接庆阳府,西至巩昌,西北至邠州,西南至周至,陕西平静之后,再次陷入大乱。

    陈奇瑜得知是练国事给杨麟下了命令,助长了李嘉彦的嚣张气焰。

    他当即决定把事情推到练国事的头上,李嘉彦一个七品知县官职太小,无法承担整件事,必须要有更大的脑袋来顶责任。

    巡抚这个职位,刚刚好!

    陈奇瑜便把“抚事大坏”的责任一股脑推到了陕西巡抚练国事身上,向皇帝诬告练国事“阻挠逗留,违反陛下命令以至于招抚失败”。

    两封奏报快马加鞭的送往京师。

    崇祯先前接到陈奇瑜的奏报,看着他说一个小小的知县竟然坏朕大事,气得拍桉而起,叫吏部查找是谁给他调到宝鸡去的?

    此人是不是被后金鞑子给收买了,故意坏朕大事,好好查一查!

    紧接着陈奇瑜第二封诬告的奏报送到御桉前。

    崇祯看完之后拂袖而起,怒不可遏。

    原来给这个小知县撑腰的是巡抚,他当即下令逮捕陕西巡抚练国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