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四章低端局打多了会融入那个段位的-《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3/3)页

    “可是靖辽侯吴国俊不也驻扎在蓟镇,何须用得着洪承畴呢?”

    “皇帝不会打仗,只是觉得兵越多越好,也更安心。”

    祖大寿背着手看着地图:

    “如今天下大乱,连辽东皇太极都在主动挑事,偏偏占据三省之地的贺今朝什么动静都没有。

    让人下意识的觉得没有他这号人,我看他是想要看几虎相争的戏码。

    然后谁败了,就打谁,真是好响亮的算盘呐,都崩到辽东来了!”

    吴三桂对于锤匪的了解不深。

    但他知道靖辽侯吴国俊的第一笔政治前途,当真是靠着贺今朝得来的。

    此人或许是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舅舅,此人虎踞三省之地,六镇精兵尽在他手,如此大乱之下能保持清醒,其志不小。

    我们辽东军将连清军都不是对手,你如何能绞杀屡败清军的锤匪呢?”

    “你绞杀锤匪做什么?”

    “你绞杀的过他吗?”

    “曹文诏多能打,还不是败的惨不忍睹,连曹变蛟都降了贺今朝。”

    祖大寿的一连数次发问,直接让吴三桂闭上了嘴。

    待到吴三国摇摇头,他又见到祖大寿瞥了他一眼:

    “当今天下大乱,明失其鹿,你要想保住我们的富贵,自是得发挥我们辽东军的价值。

    以前没得选,只能一拖再拖。

    若是贺今朝不暴死,他是有很大的机会夺取天下,再立新朝的。”

    吴三桂被他舅舅的这番话震惊的不知所措。

    自从袁崇焕死后,辽东将门就受到了崇祯的猜忌,再加上后金第一次入关。

    北京城的“爷”都怪他们辽东军。

    说他们故意把鞑子给放进来的,为此还有“京爷”敲黑砖,在他们与鞑子作战之际,搞死了几个辽东将士。

    可皇太极明明是无法逾越他们守卫的宁锦防线,绕道走蒙古,从蓟镇破关进来的,关他们辽东将士屁事。

    他们拼死与狗鞑子作战,那些勤王兵来了,还不是做壁上观?

    这便是吴三桂当时最真实的感受,也是跟着祖大寿一路跑回山海关的心路历程。

    委屈。

    越想越气!

    他们拼死与鞑子作战,结果在京爷的眼里不仅一文不值,还得遭到痛骂以至于打杀。

    】

    当然北京的那些爷和他们辽东军将,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为自己屁股说话的人。

    以至于到现在他们辽东军将都与大明皇帝有着深深的隔阂,根本就无法治愈的那种。

    大抵只剩下背叛那一条路走,只不过双方很有默契的没有直接撕破脸皮。

    主要是祖大寿觉得他面对清军的攻势,还能再坚持坚持。

    但是皇太极这波若是卷土重来,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抵挡的住。

    “舅舅的意思是?”

    吴三桂进一步追问道。

    “只要贺今朝想要剿灭清军,就得用得上我们。”

    祖大寿摸着胡须说了一句。

    吴三桂表示理解了,舅舅的意思就是待价而沽。

    前提是,得挺过皇太极的下一波进攻。

    要不然真没有多少本钱可以去与贺今朝讲价的。

    “舅舅,那既然这样,舅舅还是给洪承畴写一份书信,提前告知清军的动态,希望他能够早做准备。”

    吴三桂认为关宁军就更得保存实力了,得让那些客兵来辽东这块地界与清军厮杀。

    如此一来,他们才能保住自身的本钱。

    祖大寿想了想,便同意了这个主意。

    反正这种操作,也是老传统了。

    这么多年援辽的客兵,大多数人的尸骨都留在这片土地上了。

    辽东就像一道伤口一样,不断的消耗着大明精锐士卒的血肉,且久久无法愈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