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位将军安慰道:“太子殿下,父子情深可先放一放,如今皇上病重,监国之事若得他首肯,才顺理成章啊。” 闻言,陈临牧非但没有半丝期待,反倒隐隐不安。 天家父子,从古至今,有几个是真心相待彼此的。 想来,他虽昏死多日,但联系他归京之事,对此事也能猜度出七八分。 若真说了,才是全完了。 想到这里,陈临牧刚预开口,床榻之间便传来嘶哑之声。 “太……” “子……” 太子如何? 众人死死盯着床榻之处,可这两个字说罢,皇帝却似被抽完了所有力气似的,重重喘息。 “可是太子监国?”有一将军猜度道。 另一人说道:“监国一事确实是当下最急,可李将军如此言说,恐怕有失偏颇了。毕竟,皇上膝下可不止太子这一个儿子。” 众人瞬间便想到了那个五岁的七皇子。 皇上子嗣不多,大多早夭,膝下皇子唯此二人。 只是,七皇子尚且五岁,岂能同太子相较高下? 陈临牧皱眉看过去,之间方才开口之人便是七皇子生母之胞兄,于英。 不管是否出于私心,兹事体大,断不容太子一家之言。 崔洵扬声问道:“请陛下示意,往后时日,是太子监国,还是七皇子行监国之责?” 众人的目光纷纷看过去。 见那张苍老又虚弱的脸扯了扯嘴角,清晰又缓慢地吐字:“七……七。” 虽只说了一个字,但众人却听得明明白白。 太子年盛,皇上却非要选幼子监国。 其中缘由,怕是只有太子清楚了。 然而此刻情景不容他们细想,还有一问,“七皇子年幼,请皇上明示,何人可担摄政之责?” 皇帝的眼皮渐渐沉了下来,众臣皆心急如焚,敛了鼻息生怕听不见回应。 沧桑浑厚的声音再次传来,“崔洵……摄政。” 不同于方才的断续,这次的回答异常用力而坚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