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闻言冷笑道:“糊涂事?” “他为官不正,在胶东一带迫害百姓,强迫百姓买卖田地,以一百文钱一亩地的价格吞没了足足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二亩地。” “你说他这犯的是糊涂事?!” 宣国虽然重文重武,但并不意味着轻农。 国家律法写明了,籍书是在村内的百姓家中,一旦有男子成丁,便可分得十五亩田地,八成的田地都只能种植粮食,而且田地不能进行买卖的,只能是血亲继承。 当然,若是有特殊情况,如生病急需药钱,家中有人病逝拿不出下葬费等正经事由,皆可让里长上报所属衙门,衙役查实后,便可以在衙门签订田地售卖的契约。 结果孙家威为了强迫百姓买卖田地,私下雇人去殴打百姓,让百姓以“生病急需药钱”的理由去上报,然后利用职权在衙门签下了——一百文钱一亩地的价格的不合理契约! 虽然因地方差异,田地有好有坏,但也不可能贱价到一百文钱一亩地。 而失去了田地的百姓,一部分跑上了山头落草为寇,一部分成了流民和乞丐,少数部分签了卖身契,给人当奴仆去了。 其中甚至也有一些被饿死的百姓。 这让他如何不气?! 太后手一抖,顿时觉得脑袋发昏,一百文钱一亩地……孙家是怎么敢的啊? 她虽然身居后宫,也知道这个价格有多么的离谱! 寻常差一点的土地一亩价格都五两以上,上好的良田更是可以达到十两银子的价格。 一百文钱……这怕是在侮辱人吧?! 太后咬牙,气愤道:“那皇上便罚他们啊!抄了他的家底,快些将田地还给百姓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田地就是养家糊口的家业,没有家业,指不定在哪里流离失所呢! 见太后这个态度,皇帝的怒火倒是消了一些,他嗤笑道:“朕已经下旨将孙家威抄家了,并且孙家威已经被大理寺暗访的钦差押送至京城了。” 这处罚这么轻? 太后有些诧异,这不符合皇帝的性格啊。 她小心谨慎的询问道:“是不是罚得太轻了?” 皇帝抬眼道:“抄出来的家产中有一部分都是孙家本族的产业,其中有一座铁矿。” 太后闻言眼睛一亮,“哀家没听闻孙家好像有铁矿啊,这铁矿是他们从哪个士族手里的夺取的?!” 胶东一带多士族,乃是极其富饶之地,光是铁矿就有六七座之巨,只可惜都是掌握在了当地的士族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