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龙寺外, 乞丐们不敢靠的太近,寺里的师傅们有规矩,天龙寺乃佛门清净之地,岂能容忍腌臜之人玷污了佛眼。 天龙寺作为武林七寺之一,不论在民间还是在江湖,都属于庞然大物。 可乞丐们又不想离得太远,因为天龙寺的香火太过旺盛,达官显贵,有钱的老爷们前仆后继地往天龙寺来。 有的人甚至在寺外跪求三日,花钱无数,只为了求里面的大师傅可以为家人亲自祈福。 而这些乞丐们冒着被驱赶的风险也要在这乞讨的原因,正是想接受那些前来上香的香客们的施舍。 香客们觉得来佛门寺庙上香,得心诚。 怎样才能体现自己心善心诚呢? 还有比在佛爷们面前施舍乞丐更好的行为吗? 所以,这些乞丐们过得还算不错。 就这样一个威严庄重,神圣不可冒犯的寺庙,今日却来了六位手持长剑的道士。 更让人奇怪的是,自半个月前,天龙寺忽然宣布闭寺,不再接受香火。 导致这些乞丐半个月都没有生意,大批乞丐选择换地方。 还有些头铁的不愿意走,想靠在这里守着天龙寺重新开业的那天。 两个乞丐靠在树根处,一母一子,母亲二十多岁,身体已然坚持不了几天。 儿子八九岁,瘦弱不堪。 母子俩相互依靠,斜着身子,看着眼前的六位道士竟然提着剑向天龙寺走去。 母亲忍不住提醒:“几位道爷,前面是天龙寺,里面的佛爷们有规定,闲杂人等不让进寺,他们一个个武功高强。你们如此行径,贸然进去,恐怕会有危险,还是回去吧。” 这位母亲见识过天龙寺的佛爷赶人的场面,觉得这几位道爷就这么进去,实在不理智,免不了要挨一顿大棒。 张清源收起手里的剑,从身上掏出两张饼来,蹲下身子分别递给这对母子。 “贫道几人上山有事儿,我们可不是闲杂人等。” 说着,他还摸了摸小乞丐的头。 小乞丐虽然瘦弱,但身上却不脏,头发还用草绳束起,可见这个母亲即便做了乞丐,也没忘记对孩子的呵护。 母子俩接过烧饼,孩子掰了一半,递给母亲。 母亲欣慰地对儿子道:“你吃,娘不饿。” 儿子摇摇头,“娘吃。” 他知道,娘亲的身体很差,前几天有个乞丐大叔说,娘可能也快饿死了。 别看他小,但他看到过的死亡已然太多太多。 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所以就想着,即便娘亲要死,也要让她吃顿饱饭。 他不善言辞,平时乞讨都是娘亲在做。 见状,张清源又从宝来身上的包袱里掏出两张烧饼和一壶水。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他夸赞道。 母亲自豪地看着自家儿子,轻轻咬了一口烧饼。 “离天龙寺这么近,你为什么不把你儿子送进庙里当个和尚,哪怕是个小沙弥,也比跟着你乞讨强啊?” 母亲摇摇头,没有说话。 小孩儿道:“娘想把我送进去,但又不想让我一辈子当和尚,想让我长大了还俗。 可佛爷们不想收跳墙和尚,他们只收能彻底出家的僧人,所以就没要我。” 说到这,母亲忽然抬起头看向张清源。 “善良的道爷,您可否让我儿子跟着您,我姓孙,你可以叫我孙氏,我儿子姓宋,叫宋徕。我自觉时日无多,可否让我儿子跟您修行。 我不知您的道统,如果您的道统不能娶妻,请允许他长大还俗,我想为我丈夫家里留下一份香火。 请原谅我这个不情之请吧。” “娘……”宋徕鼻子发酸,开始抽泣。 张清源笑了一下, “可以啊,我可以收下他,我们道统也是可以娶妻的。” 孙氏喜极而泣,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 “多谢道爷,多谢道爷。” 老四这时走了过来,伸手握住孙氏的脉搏。 “她的经脉枯竭,常年虚弱所致。” “能救吗?” “天晶丹,能让她强行续命两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