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杰克,这可是中国人拍的科幻片,为什么会宣扬我们美国人价值观?你说好莱坞的电影会宣扬这些吗?我问的是从拍摄技术角度,这部电影怎么样?” “老实说,如果抛去那些可笑的价值观,从技术角度我认为拍的非常不错。”杰克倒也实事求是。 “特别是前面的几个CG的长镜头让我感到很惊讶,没想到中国人也能拍出类似好莱坞的特效。” “是啊.如果这部电影将里面中国的元素都往下拿掉的话,这就是一部典型好莱坞影片!甚至拍的要比大部分好莱坞科幻片都要好!”克里斯托夫感慨了句。 “比那部《宇宙特警》拍的好。”杰克补充了句。 克里斯托夫听了又笑了。 “可惜李云杰一身好功夫。” “走吧,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真的跨出了一大步替我给俞冬青先生发一份电子邮件,恭喜他。” 俞冬青接到克里斯托夫电子邮件已经是三天后,邮件内容充满溢美之词,说俞冬青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的科幻电影水平拉到好莱坞的水平。 俞冬青没想到克里斯托夫竟然还会发电子邮件恭贺!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但对方心意还是要领的。 于是,也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信中当然很谦逊,说中国科幻电影刚刚起步,有许多东西还要向好莱坞学习,希望双方多交流云云。 其实不是谦虚,是事实。 无论是原来这个时空还是现在,好莱坞电影工业包括特效制作、艺术与商业结合、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 落后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敢承认自己落后。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初,《流浪地球》已经上映一个多月,内地票房高达65亿,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宇宙战警》的2倍,第三名《重案特勤组》的3倍。 而上映还在继续,业内人士预计票房将会超过70亿,成为史上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 神话还在继续。 感谢书友20221005102026234、围观输油、故事ONline、特别好读书、曹海天、Baobao731、书友20200721105814209投的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