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金国的天德五年,三月底的东北长白山下的会宁府已经是春暖花开。这一天,上京会宁翰林学士的官宅邸客厅,一位年过半百的贵妇人正坐在藤椅上托着一张景致的粉红色纸签,上面载一首名称为“春江花月夜”的诗,自然是丈夫写给自己的,隶书粗写,遒劲有力,不禁饶有兴趣轻声读道: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