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支援地方-《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1/3)页
    第432章  支援地方
    卢昌中大年初七就去北宁农管局组织部报到了。
    北宁农管局下辖15个农场。
    九十年代以来,各农场都成立了电视台,机构改革之后,成立了广电局。
    作为北宁农场局的所在地,北宁市有一半的建设是农场局完成的。
    比如,农场局医院,农场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
    比如农场局各机关单位办公大楼。
    还有大量的机关家属楼。
    这些都是几十年来的建设成果。
    此时的农场系统还是相对独立的系统。
    既是企业也是政府。
    既要承担国家的粮食生产任务,也要承当社会管理责任。
    农场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公检法司系统,工商,税务,建设,水利,工农业生产管理等等。
    文化教育卫生也很齐全。
    在这样的情况下,广电事业也没落下。
    各个农场在管局广电局的指导下,完成了有线电视网的铺设。
    农场的新闻节目也都陆陆续续的开播了。
    管局要求,各农场电视节目必须要保证央视新闻的转播。
    在刚建成电视差转台和有线电视网的头两年,各农场流行播放从其他城市台录播的港台电影或者电视剧。
    新闻联播后,基本就是播放这些节目。
    当时的农场职工家属,被这些港台的东西吸引,每天都盯着这些剧目看。
    后来也出了很多的播出事故。
    因为播放的是录像带,很多录像带的来源鱼龙混杂,在剧目结束后,没有及时的停播,导致有些不堪入目的录像公开播出了。
    这些播出事故让很多人受到了处分。
    最近几年,版权意识逐渐的增强,再加上版权方屡次去国家版权局举报。
    这种盗播别人剧目的现象逐渐的减少消失了。
    而自制新闻节目开始盛行。
    在卢昌中还没离开的时候,长水农场已经自制《长水新闻》两年了。
    有些有价值的新闻会通过班车送到北宁。
    这些节目素材成了北宁农垦新闻的来源之一。
    由于管理局的人口在北宁也有几万人,所以管理局也建设了北宁广电有线网络。
    为了这事,北宁市跟管理局还发生了争执。
    对于管理局内部的有线电视网的建设和管理权,本来就有争议。
    再加上,管理局广电局也想着扩大自己的网络范围,这几年都以居民自愿的借口,向周边地区扩大网络范围。
    这就形成了北宁市广电和农场局广电相互竞争,跑马圈地的格局。
    在这种情况下,卢昌中空降到了农场局广电局,成了一局之长。
    说实话,农场局划拨给广电口的经费本就不多,他们经费的大头就是有线电视收费。
    如果没有电视用户,广电局就是个清水衙门。
    这么多年来,广告收入杯水车薪。
    究其原因,就是有线电视用户过少,谁愿意在一万多户的网络里打广告啊?!
    这就是卢昌中面临的问题。
    可卢昌中知道,自己在这儿也干不长,他的目标是北宁市广电局。
    你说,他现在能动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