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去找尚仲敏-《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元旦过后大伙都要上班,夏红军一个人提着行李包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夏红军决定去找他。
“刘主编,你知道尚仲敏去哪里?有他的联系方式吗?”夏红军急切问道。
“好!”
86年底夏红军从成都回来,两人还偶尔来信探讨诗歌,但到了后来夏红军去定西两人信函就断了,这次临走前夏红军专门给尚仲敏单位打了个电话,才告知尚仲敏已经辞职。
夏红军听了大笑,张开双臂两人紧紧拥抱。
翻过巴山就进入了四川盆地,北方的冰天雪地很快就被郁郁葱葱所代替,夏红军坐在下铺看着窗外的一闪而过的苍松翠柏,想着,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尚仲敏?
“说来巧了,我上个月在火锅店遇到他一次,他正和一帮朋友在吃火锅。”刘主编笑道:“我们还喝了了几杯,他给了我他的名片你等等。”
第二天一大早,夏红军出了旅店,坐上公交直奔名片上的地址。
“你还好吧?”
“呵呵,小夏,你和舒婷可是当年选评出来的全国十大中青年诗人,怎么会看错?还有西川、骆一禾,号称当年燕大三剑客,都是青年俊才啊。”刘主编哈哈一笑,说完脸色却变得严肃起来。
有点远啊,不过夏红军也同意了。
“刘主编,你就不担心我们几个把握不住诗歌质量,将来评出的所谓优秀诗歌成为笑话?”夏红军半开玩笑办半认真问道。
按照约定,《星星》诗刊将在春节以后刊登大奖启事,将来所有获奖诗歌全部在《星星》诗刊上发表,而出版社绝不干涉燕山诗歌大奖评委会工作。
尚仲敏的公司位于成都电脑城,磨子桥为中心区域的“科技一条街”,当时在全国也赫赫有名,有“北有中关村、南有磨子桥”的说法。
刘主编今年不到五十,看上去精明能干,他听到夏红军地想法立刻拍板,同意和他合作但有一个条件:将来的诗歌颁奖典礼必须在成都举行。
《星星》杂志是和燕京的《诗刊》想媲美,以刊登诗歌为主的杂志,86年底曾举办“中国十大中青年诗人”评选,又举办为期一周诗歌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