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既然如此夏红军也不在推辞,和荷兰那边联系答应他们的邀请,准备出国事宜,夏红军专门跑到邮局申请给自家座机开通国际长途。

    他记得他名字叫夏红军。

    许巍又想起一个人,那个三年之前在城墙边遇到那个青年,说如果燕京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他。

    那里还有自己的偶像——崔健。

    “是不是作协会员?”

    信函是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组委会主任阿蒂亚娜专门夏红军的,信函中高度赞扬了夏红军在诗歌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于现代诗歌的发扬推广做出的贡献,特邀请他参加在6月份举办的诗歌节。

    事情总是忙忙碌碌,但一封来自荷兰鹿特丹信打破了他的生活。

    对方这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啊。

    当然也不是一般人能被邀请的,据夏红军听说必须有几位著名诗人推荐才行。国内有无数人都望着这种事情,怎么落到自己头上?

    夏红军也没什么野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出去转转,见见世面和外国诗人交流一下也是件好事。

    “许巍,你走啥?额给你说,你走了就别回来了!”身后传来舞厅老板的叫喊声。

    “哎呀小伙子脾气大的很!我叫你唱你就唱!500块一首,你唱不唱?!”那个男人走上前来,随手从皮夹里掏出几张老人头在,在许巍面前晃了晃。

    夏红军如实回答。

    看着这张着猪头般的脸,许巍没来由的感到厌恶,一言不发转身提着吉他转身向外走去。

    “是不是党员?”

    作协会员就不能被邀请?

    虽然作协里良莠不齐,有的只会唱赞歌,但里面优秀的作家也不少。

    每天早上西川准时来到夏红军的小院,将寄来的诗歌认真评点,两人如果同时审核通过,则这首诗歌进入下一轮,如果两人意见不一致则等到每周六骆一禾、戈麦和卢伟海他们都到齐在进行最后的评定。

    当然,他不希望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他祝愿自己能一路顺风.

    第二天,许巍收拾好行李,背着吉他踏上北上的列车。

    要不,我也去燕京?

    冰冷的雨水让他清醒了许多,但他并不后悔。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创办于1970年,因其专业性和影响力,被誉为“头号国际诗歌节”,也使得鹿特丹这个美丽的港口城市,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享誉世界的诗歌城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