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他却从没有听人说起过,在这样的策令下,会有如此严重的影响! 甚至从未在任何一个大臣的口中听到过任何一句。 如果仅仅只是被分配出去的那些利益,无所谓的,那都是朝廷给他们的奖赏,是在朝廷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的。 可是,这种免赋税的权力,却被他们无限的放大了。 利用这种政策上的漏洞,疯狂的窃取着朝廷的利益,掠夺着百姓的生计。 这些人的贪婪和人性趋利的特性,朱棣不用调查也能想到这背后已经产生多么深重的影响。 又有多少的利益被他们给搜刮走。 顿时,一股杀意也在这看似寻常老头的身上蔓延而出。 瞧着老爷子此刻的状态,朱瞻基的心中也在感叹。 说到底,自己这位爷爷依旧还是那个在马背上纵横沙场了一辈子的帝王,当他真正生气的时候,光那一股子的气势便足以震慑天下。 虽然朱瞻基很不想看到老爷子生气的样子,可没有办法,这些就是现实。 不仅如此,朱瞻基还继续说道:“其实若只是这些,也就罢了,顶多也就是被一些人拿走了本该属于朝廷和百姓的利益罢了。就好像爷爷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毕竟趋利是人的天性。” “可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当这些财富全部聚集在了那些士绅的手里后,当朝廷要做个什么大事,需要增加税收的时候,这些增加的还是得由百姓来承担。除此外,人头税更是如此,每年收入本就不错的百姓,家里面多个孩子,在孩子没有长大前无法给家庭实质性的带来任何的收益。” “可孩子的爹娘却还需要为这个孩子的成长消耗更多的粮食,加上孩子娘怀孩子无法进行任何劳动时的损耗,根本不是一般百姓家里可以承担的起的,也就导致了很多百姓连孩子都不敢生了。甚至为了生孩子,不得不将手中的土地卖给那些士绅。” “一来二去,大明朝出生的人口数量减少,死去的人口不会减少,就会导致我朝的人口总量出现偏差,同时土地兼并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之所以到如今我朝人口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缺口,是因为那些士绅家里在解决了食物的危机后,在疯狂的增加家里子嗣。” “也就导致了一个状况的出现,人口虽然不会出现明显的减少,但实际的劳动力却在不断减少,干活的少了,坐享其成的多了,当这个比例达到一个极端的程度时,那些不堪压迫的百姓就会造反,就好像元朝末年各地的起义一般,只是一个两河泛滥的起因,便导致了天下大乱,乾坤颠覆。” “想想史书中过往王朝的颠覆,何尝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放在爷爷的利益分配论中,这何尝不是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祸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