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可曾查出端倪?” 朱元璋缓缓摇头,眼中充满血丝与不甘:“宫中太医反复验看标儿遗体,都说是巡视地方,感染风寒,邪气入体而亡。”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朕,不信!绝不信!堂堂大明太子,正当壮年,身系国本,岂会因区区一点风寒就撒手人寰!” 话音未落,朱元璋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捶着胸口,痛苦低吟: “是朕害了他!若非朕多次派他巡视地方,他怎会染病…是朕…是朕亲手害了他啊!” 刘伯温望着眼前这位几乎失去理智,状若老牛舐犊的帝王,心中叹息,劝谏道: “陛下,万不可如此自责!此事蹊跷,尚需详查。” “待臣看过太子遗体,或有分晓!” 朱元璋闻言,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死死攥住刘伯温的手臂,眼中燃起希冀之火:“国师,朕一直留着标儿的遗体,未曾入殓下葬,就是为了等你回来!” “你一定要给朕查出来!究竟是谁!是谁在暗中加害朕的标儿?是谁在觊觎朕的大明江山?” 话语间,那属于帝王的铁血与狠厉再度浮现,朱元璋眼中凶光毕露,一字一顿,森然低语:“谁敢动朕的江山,朕,便灭他十族!!!” 刘伯温不再多言,躬身行礼:“陛下,请遣人引臣前往东宫。” 朱元璋立刻转向侍立一旁的郭英,语速急促,不容置疑: “郭英,即刻带国师去东宫!传朕旨意,所有锦衣卫,必须无条件配合国师行事,若有丝毫怠慢,提头来见!” 郭英心头一凛,躬身领命,声音沉稳:“臣,遵旨。” 刘伯温亦再次躬身行礼:“臣,告退。” 朱元璋抬手,亲自扶起刘伯温,目光灼灼,充满了沉甸甸的期盼:“国师,一切,就拜托你了!” 郭英不敢耽搁,立刻在前引路,带着刘伯温自皇宫中轴线的谨身殿,一路向东穿行。 宫道幽深,廊桥层叠,越是靠近东宫区域,空气似乎都变得滞涩阴冷。 郭英只当是太子薨逝带来的心理作用,毕竟此地乃是伤心之所,并未深思。 他却未曾留意到,身后那位素来从容淡定的国师大人,此刻面色凝重如水,双眉紧锁。 终于,抵达东宫殿外。郭英先向守卫在此的锦衣卫头领传达了皇帝旨意,强调务必全力配合,随后才引着刘伯温,迈步踏入这座昔日储君的寝宫。 甫一入殿,一股混合着香烛、纸钱与淡淡腐朽气息的寒意便扑面而来。 殿内光线昏暗,唯有灵堂中央的长明灯与两侧摇曳的白烛,投下幢幢鬼影。 一口沉重的灵柩,静静横陈在大堂正中,四周垂挂着厚重的白色帷幔。 倏忽间! 一阵阴风毫无征兆地卷入殿内,呼啸着穿堂而过! “哗啦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