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茫茫烟雨笼罩江面,水汽氤氲,仿佛天地未开混沌一片。 一叶孤舟,似离弦之箭,顺着汹涌江流疾驰而下。 舟首,一名青衫文士负手卓立,衣袂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正是王三丰。 他此番踏入江湖,并非为名为利,而是渴望亲身沉浸于这烈火烹油般的武林,在这史上唯一的盛世武林之中熔炼自身,接续自身武途。 他从未指望过,从这座江湖中,学到一两本‘绝世秘籍’,然后勤修苦炼,就能成为高手了。 相反,他决定沉下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去融入这种氛围,吸收一个朝代的底蕴,这才是他哪怕冒着危险,也要亲身走进这座盛世江湖的根本原因。 为此,他化作一名赤脚行医,走走停停,行医问药,救死扶伤,足迹遍及巴蜀。 他刻意接触形形色色武林人士,观察他们,了解他们。 这五年下来,治疗的刀创剑伤、奇毒怪疮者数不胜数,接触到的武林人士更是不计其数。不但让他收集到了很多人体内力运行奥秘的样本数据,还在武林中博得了不小名声。 由于他“见神不坏”,能控制人体每一个细小的神经末梢,微端肌肉,了解身体每一个细节,让他对人体掌控已达匪夷所思细微之境。使得他医术精湛,尤其极为擅长外科手术。 月前,他以惊世骇俗手法,为一名身中罕见蛊毒垂死稚童剖腹取虫,妙手回春。令他声名大噪,被武林中人冠上“赛华佗”的诨号,让他有些啼笑皆非。 五年时间,他已通过刷劲之法,洞悉此世武林诸多上乘功法运劲法门、内力循环轨迹。无数武学精要,正在他心中汇聚、分析、推演。试图融汇贯通,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适合末法时代内功心法。 常人欲学上乘武功,需得拜师磕头,侍奉左右,忍辱负重,方能侥幸得几句似是而非真传口诀。 哪里像他这样,只要和人交手,甚至给人治病疗伤,都是一次深度学习过程。等于别人手把手倾囊相授,绝无半分藏私可能。 他甚至不需要去寻找各种奇功秘籍,因为对于他来说,每一位练武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武功秘籍。不但可以教他功法技巧,更可让他洞察他们独特的感悟和智慧。 这才是王三丰接收这座盛世武林武学精华的依仗! 只能说,后世虽然末法无道,对于这些超凡时代来说,简直如同乡下荒漠。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对于身体的开发与总结,已经到了各个超凡朝代望尘莫及的地步。 更别提他见神不坏,掌控自身微妙之境。对于这种追求境界、大而不强的大明武林,简直是降维打击。 若非他心系后世,立志推演一套适合末法环境的武学经典,故而刻意压制,迟迟没有习练这个时代的内功功法。 不然,以他此刻积累的武学知识与对人体奥秘的洞悉,一旦开始修炼内力,只要有人敢在他面前动武,只需三招两式,王三丰便能让对方深刻体会到,内力亦有“公母”之别。 “内力,究其根本,是激发人体深层潜能,调和五行阴阳微妙平衡奇异能量。” 王三丰闭目冥思,细细感受着丹田深处,那因整合地磁、身心共鸣而诞生一丝微弱却精纯至极“炁”: “此“炁”完全可以替代真气的.......” “我原来一直空有宝山而不自知.......我虽然明悟‘精’指的便是这千锤百炼的肉身根本,‘神’是那强大的精神意志,而‘精’与‘神’之间,并非孤立,需要这至关重要的‘炁’来作为桥梁,贯穿沟通.......” “我一直将此“炁”作为沟通‘精’与‘神’的桥梁,却忘了,“精气神”为人体三宝,人之三才,三者本该是同等重要,相互依存,互为根基……” “所以,“炁”不应该仅仅只是作为桥梁而存在,而是应该将其培养壮大,作为人之三才的鼎立之极.......” “这才是‘精气神’圆满合一的真正奥义!” .........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