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已经很努力看书了,可就是学不会啊! 明婳锁眉思索,眼睛钉在字条上。 郑承衔负手而立,目光并未落在谜题上,反而看着夜市流转的灯火,淡淡开口:“常识而已。”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 明婳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字突然出现在她的脑子里,她忙答:“是‘告’字!” 摊主笑着恭喜:“姑娘聪慧!” 第二道:“一人腰上挂把弓。” 明婳正想着“人”、“弓”如何组合,郑承衔清冷的声音又飘来:“姿态倒也形象。” 姿态?明婳恍然,“夷”字! 一人弯腰,腰间挂弓。她立刻答出。 第三道:“一人在内。” 这个似乎简单些。 明婳想了想,人在框内,应是“囚”或“因”? 正犹豫,郑承衔似是随意地评点:“困于方寸,不得出。” 困? 明婳立刻确定:“是‘囚’!” 摊主喝彩:“姑娘聪慧!” 接连三道快速答对,周围响起些许赞叹声。 明婳悄悄看了眼郑承衔,他依旧神色淡漠,仿佛只是旁观,但那恰到好处的只言片语,总在她卡顿之时点醒她。 有了郑承衔的刻意提醒,明婳如鱼得水。 很快来到第十题,也是最后一题:“半出风头遇寸光。” 明婳反复咀嚼,思绪纷乱,一时难解。 周围人也议论纷纷,无人能答。 郑承衔微微侧首,靠近她耳边半寸,清冷低沉的声音如碎玉投冰:“‘出’字风头半损,‘寸光’微映,拆补而已。”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廓,明婳脸上一热,心跳骤然失序。 她慌忙凝神去想。 电光石火间,她捕捉到了:“是‘峝’(tóng)字?‘出’字上半是‘山’,‘寸光’合为‘峝’字右下?” 似乎不对。 “不必拘泥字形,”郑承衔声音依旧平淡,“‘出’去一半,‘风’头为几,‘寸’‘光’相合,想想。” 忽然,明婳福至心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