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舒晴倒也有些惊讶,长成这样,还能亩产千斤,真是多亏了她加的肥料,凑到及格线。 不过后世的亩产是几千斤,高产的能上万。这才一千斤,还有得上升的空间。 有了这良种以后,大源的国力也能跟着更上一层楼。 林舒晴上去又添了一把火道:“此物耐旱,不需要多少的水,也不需良田,山地里也能种。” 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水的,其他的作物需要的也不少。 农人挑着水晃悠悠走过去,地大一些,一天都浇不完。 一个个的好消息冲上脸,一旁围着的几位大人也不淡定了。 恨不得立马把这个东西拖到地里种起来,甚至把全大源都给种上。 国库里虽有粮食,可风调雨顺的时候,能存上够今年一年吃的便不错了。 还有京城外面越叫越凶的灾民们,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有了此物,以后便再也不用担心百姓们没东西吃了。 在庄子忙碌了两天的林舒晴,终于可以回家了。 而各位大人和皇子,也有带着这神种回去复明。 走之前,林舒晴再三要求。 这东西可不要全部给她吃了,全大源就剩下这些了。 吃得越多,明年能当种子的就越少。 想到这里,二皇子面上闪过一丝悲伤。 他瞧着有这么多呢?怎么就不能让他吃呢? 想来,在这庄子上,这几天吃的好几个,便是他在红薯产量足够前吃的最后一些了。 左右都是要拿到皇宫里给父皇尝尝的,到时候他问父皇要上一些也行,说不定就通融了。 一上了马车,林舒晴就立马休息了。 这几天在庄子上她是在是太累。 至于其他的人,都在别的马车上交谈着。 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马车内,两人的桌前还摆放着几根红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