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1/3)页
    “十一月进攻?”
    老狐狸压下心里对帝国未来局势的忧虑之后,猛然注意到了东线计划中不对劲的一点。
    十一月份,临近冬季了。
    这个时候进攻,元首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考虑天气的么?
    难不成忘记摩斯科战役的教训了么?
    广袤东线严酷的寒冬,是属于敌人的,属于斯拉夫的,德意志对冬季的适应远比不上斯拉夫,这一点在东线长达两年的战争中,他们感触极深,年前的冬季攻势,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元首自己也多次在会议上总结过这一点。
    那为何这次要在冬季发起进攻?
    “因为那些物资。”
    凯塞林苦笑一声:
    “元首认为,只要我们准备好应付寒冬,有充足的御寒装备,就能在冬季打败敌人。”
    “他要证明,应对寒冬,我们不会比敌人差,甚至还能更加优秀。”
    老狐狸嘴角一抽。
    人种优胜论。
    都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没有放弃这个愚蠢旳想法。
    不过,这确实是元首的所谓逻辑。
    很合理。
    “好在,这次我们有充足的物资,能做好应对冬季的准备。”
    揉了揉额头,凯塞林叹了一口气,自己安慰自己:
    “和之前不同。”
    “这一次,我们燃油充足,在提供车辆使用同时,还能燃烧取暖,保暖衣物充足,士兵不会冻着,半履带运输车辆充足,能及时将物资运输上前线。”
    “而且。”
    凯塞林继续说着,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没有全力劝说元首,随后他补充了一句:
    “冬季道路会冻住,比起泥泞的夏天,说不定更加适合机械化部队机动,只要坦克等车辆做好在冰冻路面上行进的准备。”
    “也是。”
    虽然同意了,但老狐狸嘴里并没有多少信心。
    这一次的德意志物资充裕了,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充裕,但兵力确大不如前了,而且也是前所未有的匮乏,帝国的状况也大不如前。
    近期英美的大规模轰炸也对帝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大量居民建筑被毁,工厂被毁,工厂工人大部分被吸纳进入部队,那些居民,也投入了德意志建设中。
    但轰炸带来的伤亡是无法恢复的。
    还有,摩斯科,斯达林格勒,堡垒计划,以及持续一年的防御,对德意志来说,太痛了,损失太大了,根本不是短时间能恢复的。
    好在。
    德国人不好受。
    斯拉夫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物资充裕情况,德意志比斯拉夫好得多,还能借助那个神秘的仓库直接补给。
    ······
    当天。
    唐宁街十号,
    “麻烦了啊!”
    邱胖子叼着雪茄,眉宇间间忧心忡忡:
    “损失居然这么大。”
    他的办公桌前,是一份战略轰炸机队的损失报告。
    在霸王计划遭遇重创,强攻瑟堡失败之后,也就是七月份上旬,面对巨大的伤亡,他与瘸子商量之后,达成一个作战计划。
    大英帝国轰炸机队将联合美国第八航空队,对德国本土展开大规模、无限制轰炸。
    两人试图通过这种手段,威慑德国,造成民众大量伤亡,以及大量人口无家可归,压迫德国,增强其国内的反战势力,降低德国的抵抗力度。
    持续一个半月时间的轰炸,英美两国累计派出近一万五千架次轰炸机,投放了近五万吨炸药。
    轰炸效果如何暂时不清楚,调查报告还没有出来,但皇家空军和美国第八航空队的损失却是肉眼可见的。
    其实一开始,损失很低,第一次千机大轰炸,真正被敌人击落的只有五架,其余的都是机械故障导致的,而且那五架,还全部都是被高炮击落的。
    霸王计划开始时候的欧洲领空,已经是属于大英帝国,属于联军的了,德国佬的抵抗微乎其微,单个中队的战斗机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欧洲飞行。
    但后续轰炸,德国人的防空力度骤然大增。
    喷气式飞机开始投入战场,其他螺旋桨飞机也越来越多,防空炮也是,炮管数量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新式的无线电近炸引信。
    导致轰炸损失骤然变大。
    在改善战术,夜间轰炸之后,调派大量战斗机全程护航之后,损失依旧只升不降,最近的一次千机大轰炸,足足有一百九十七架飞机没有回来。
    损失率高达五分之一。
    而合计损失,一万五千架次的轰炸中,累计被敌人击毁而损失飞机超过一千两百架,战损率达到了百分之八,这是英美绝对无法接受的损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