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不当人-《贞观卖纸人》


    第(2/3)页

    就像孔颖达说的那样,有一个重要前提,造纸术。

    纸张一定要便宜下来,现在的纸太贵。

    同时号召整个大唐的大儒们一起编纂课本也是一个大问题。

    课本这个东西一听就知道得简单,得能让人听懂。

    而文人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不把书写的谁都不认识了,那就显示不出我的水平。

    让人讨厌。

    李二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大白话,什么显示水平,都他嘛的有病。

    和老百姓说话最爽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简单。

    苏曦把编纂课本的要求也提了一下,必须用大白话,千万别弄一堆文言文。

    很多人不会读书的原因就是文言文太难理解。

    大白话简单,意思清楚。

    我们要培养的是技术人员和干吏,不是什么文人墨客。

    李二对这点特别理解。

    文人墨客的雅趣风闻当个兴趣爱好就好,你拿他治理国家,纯粹是开玩笑呢。

    就跟二十一世纪很多的传统艺术衰败的原因一样,不是他们不好笑了,而是你把一群本来属于群众的东西,变的高大上,群众听不懂,自然要淘汰你。

    淘汰你都是没商量的。

    很多东西,都是高端人士才玩的,你低端人士进去,就是在凑笑话,影响了圈子的氛围,也会害了你。

    李二觉得教育计划可以,马上把长孙无忌等人召唤而来。

    一帮子人进来,大家开始讨论。

    “好,非常好,陛下,这个计划,我认为非常棒。”杜如晦率先认可。

    他讨厌的人群之一,就是长安城内那帮吃饱了撑的,又没啥出息的读书人。

    整天吃饱了撑得瞎溜达,这指点指点,那指点指点,天天说自己怀才不遇,恨天不公,骂当朝者。

    烦死人了,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房玄龄也同意,他就知道他老婆家里,有一大群读书人整天没事干,都快养废了,拉出来体验一下民间疾苦也是好的。

    再说,教书育人也是一件好事,积阴德。

    基本上宰相这里都通过了,唯独武士彠没通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