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彻夜谈天说地-《平淡为官》


    第(3/3)页

    所以徐清一直在等待着一个时机来处理这帮世袭文吏们,一直等到北部叛乱爆发,整个秦州乱作一团的时候,徐清等到了这个时机,在安排马德明去抵抗并且承包下一切后勤责任之后,徐清就开始整治起了这些文吏们。

    世袭制度无法取代,可若是文吏犯错,那就不一样了,刚开始的时候,徐清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而是让马德明给自己留下了一支一百人左右的教官队伍,他们明面上负责训练新的军队,其实还有第二个任何,就是给徐清撑场子,只要徐清下达的命令,有人没有完成,那么在战争之中,没有收集齐该有的粮食就不再是失职之罪了,而是叛国罪了。

    在北宋,再也没有罪比叛国罪更为严重了,而一个文吏有没有收缴齐军粮到底算不算叛国罪呢,在和平时代当然不算,可在战争年代中,那就是徐清说了算的事情,就这样,徐清连着用粮食没到位,兵额缺少不足以及兵器没有按时到位等理由,一下子把六名文吏送进了监狱。

    这一下,所有人都顿时傻了,原本的铁饭碗变成了烫手山芋,高高在上的本地土豪们一夜之间变成了阶下囚,看着那些进监狱的同伴,唇亡齿寒之感顿时应运而生,可看着凶神恶煞的太平军将士,看着这些平时他们根本瞧不起的军人,他们却是一动都不敢动,最后只能拼命完成徐清给他们的任务,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位置不会被剥夺。

    经过如此一番手段,徐清这才算是把这些碌碌无为的文吏们给控制住了,随后便给他们开出了奖励清单,只要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就能够得到超出薪酬之外的奖励,这些奖励有大有小,有钱有特权,胡萝卜大棒之下,总算是把这些文吏们彻底给收服了。

    而到了现在,又恢复到和平时代,为了防止这些文吏们旧态复萌,徐清在制定粮食收缴政策的时候,就特意给他们漏了一个缺,名义上收缴的是全部秦州百姓的粮食,可在收缴这些文吏们的时候,则是按照多出一些给他们自己的原则进行收缴,因为收缴的工作全部是由太平军来完成的,知道这件事的文吏只有极少数人,所以当整个计划完成之后,这些文吏都对此事一点都不知道。

    而徐清则是悄无声息之中,拿到了众人的把柄,此后再有人敢消极怠工,徐清就把账单拿出来给他,只要随便给他定个罪名,都不用徐清说什么,他周围的邻居就能把他的脊梁骨给戳断了,毕竟我们的粮食都缴了,就你没缴,不骂你骂谁啊?

    听完徐清的这番故事,韩琦乐得哈哈大笑,这种办法,也就只有徐清才能用得出来了,若是让他来用,是断然不会如此无耻的,不过也因此,韩琦倒是更欣赏徐清了,这是个肯为百姓做事的人,不重用这样的人,又要重用谁呢?

    这之后徐清和韩琦又谈了好久,直到天黑徐清也没有走出这间屋子,两个人从执政心得聊到诗词歌赋,然后从诗词歌赋又聊到风花雪月,最后又聊到官场上的风气和接下来徐清该进行什么样的政策,韩琦则在一旁给出自己的意见,最后韩琦还请教起徐清对于秦凤路治理的看发来,此时徐清也喝多了,便开始洋洋洒洒的说起来了,韩琦也听得很认真,等两人总算是准备告别的时候,天边已经是又一轮金乌当空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