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暗潮汹涌-《平淡为官》


    第(2/3)页

    “恩,杨瑜诛九族,逮捕之后立即执行,其余三人,则革除官职,贬为庶民,并罚没财产,举家迁移至广南西路特磨道,终生不得返回原籍。“韩琦点了点头,把朝廷的判案状内容告诉给了徐清,反正这本来几天后就会公告的,提早几天告知给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韩大人,这也太轻了吧。“听到这样的判决,徐清心底就是一凉,这四人竟然只有已经逃之夭夭的杨瑜被判了死刑,其余三人竟然只是移居他地,罚没财产而已,并且还是举家,而不是举族迁移,这对于这三大世家来说,根本就是无伤大雅的处罚,徐清心中实在不懂,这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息事宁人到了如此地步,真真是让亲者痛,仇者快了。

    “岂弟,此话跟我说说便可,对外可千万不要再提此事了,世事多有不顺心之事,此事已定,万万莫在纠葛,若是再去纠结,实在无此必要,我等已经力呈世家之利弊,陛下依旧选择如此行事,自有他的考量,现在首要之事,乃是秦州四县长官的人选,朝廷也知此等判决实在过轻,所以这四县的长官,将全部交由我来推荐,而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韩琦看了一眼徐清,他心中的想法又何尝不是想把这些土豪劣绅一网打尽的,可是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些人在朝堂之上,拥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想要打倒他们,依靠自己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能够把他们给赶出秦州,削弱他们的气焰,这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彻底铲除,这也只能在心底里想想了。

    水至清则无鱼,或许这就是圣人面对世间万物也会有的无奈吧。

    “大人说的是,下官知道了。“徐清有些不甘心的说道,天知道哪些遗毒留存下来之后会对秦州有什么样的影响,自己在的时候或许还能够压住他们,可等到自己走了之后,这些世家还会继续安稳下去么?若是调过来的新任知府是一个愿意接手贿赂的人又怎么办,治标不治本,终将会酿成大祸的,可正如韩琦所说,这些事,他没有权利去插手,只能接受。

    “恩,你能谅解就好,那现在来说说看吧,你对这四县人事的看法吧。“韩琦赞赏的点了点头,徐清此时的年纪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遥想自己当年在徐清这个年纪的时候,韩琦是绝对不会像徐清这样理性的容忍下来的,而徐清却能够在短时间内克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静下心来,这小子,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我的看法?大人,我在秦凤时间尚短,对于各位大人们的认识很是粗浅,让我来推荐,下官实在无能为力。“徐清实事求是的说道,所谓县令,就必须得是经过正经的科举考试之后的士大夫们才能做的官,而徐清所认识的人群中,能称为士大夫的,除了张合之外,便再无其他人了,可他却在平阳当县令呢,让他来西北跟自己一起受苦,徐清怎么也说不过去。

    而在秦州境内,所有的文吏都只是文吏而已,并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所以即便他们的才能再出色,也不可能成为知县的,至于县中的二把手,他们确实参加过科举考试并且通过了明经科,只不过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世家们的党羽,早就已经被徐清革除官职,打发回家种地去了,也就是说,此刻整个秦凤路内,除了徐清之外,就再也没有一个通过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当官的了。

    所以要选,就必然要从秦凤路其他副官那里选拔,徐清初来乍到,哪里认识这些人士,还不如把选择权交给韩琦,让他自己来定算了。

    “唉,话可不能这么说,你虽不认识他们,可是他们却不像你一样认识秦州啊,论及秦州的风土人情,又有谁比你更了解,我问你,是希望你告诉我现在的秦州,缺什么样的县令,而不是让你去找人来当,这也太为难你了。“

    韩琦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轻松,徐清听他那么说,也是松了口气,原来是自己听岔了,他想了想,现在的秦州,并不需要会来事的县令,他需要的县令,最好就是那些只会执行贯彻他命令的人,这是他最为需要的,可是这么直白的话,徐清却有些说不出口,可让他把这话包装一番,他也很难做到,想来想去,便干脆直接说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