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秦州发展-《平淡为官》


    第(2/3)页

    利用这种最为原始的滴灌技术,现在,这大约两百公顷左右的土地上都种出了绿色的小麦苗来,等到将来成熟了,将给整个秦州带来一千两百石的麦子,这足够养活两千个壮劳力。

    而这还只是第一条水网而已,李德一的雄心壮志可不会就此满足,在他的计划里,这样的坎儿井,他打算在整个秦州南部修建十五条左右,而在北部则修建三条,分别通向棉花种植田和青稞种植田,根据他的判断,等这十八条坎儿井全部修建完成的时候,将为整个秦州开发出六千公顷的土地,接近四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养活秦州土地上超过五万左右的人口,只要做成了,对于秦州百姓来说,就是千秋万代都值得歌颂的功绩了。

    当然,这项工程的时间一定是非常长的,有可能就算是李德一老死了,这项工程也未必能够完成,可是所有的设计图和建设方案,李德一已经全部留了下来,只要接下来秦州百姓们可以按照这张图孜孜不倦的继续建造下去,那么这些坎儿井就总有修成的那一天。

    对此,徐清也表达了充分的支持,水路网沿线的所有土地,全部以优先提供给水路网工人为前提,以此来奖励这些辛苦的工人为秦州所付出的努力,除此之外,许多北部来的村庄也总算有了可以安置的地点,一时之间,不少村镇,集市汇聚与这些地下水路网之畔,整个秦州的面貌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看着这一切徐清的心中很是欣慰,只不过他的内心之中却不由得有着一层不为人知的担忧,最近这几天,韩琦寄来的信件已经越来越频繁了,信中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关于西夏与秦凤边境上的事情,只有在信的末尾才用寥寥几笔询问一下秦州现在的情况,看得出来,现在整个大宋西北的局势不容乐观,各方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之中,看着这些信,徐清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十分的不安。

    而除了韩琦的信之外,最近这段时间徐清还收到了几分来自平阳县和汴京发来的信,平阳的信是李琦和张合寄来的,在信中两个人都对徐清表达了一番思念之情,也对最近这段时间一来平阳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概述,并且还希望徐清能够提点建议。

    这让徐清感到很是意外,一般来说地方官既然卸任,自然不能再跟原本的同僚们再有什么联系,而新任的县令也一般不会主动的找前任去询问治理办法,毕竟这样一来不就是证明自己不如前任了吗?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无疑是十分不耻的事情,对于这个道理,徐清也很是清楚,所以在收到李琦和张合这封信的时候,他的心里不由有些奇怪,不过等他想明白了之后,却又是一阵暖流从心间划过。

    一个新上任的县令能够写出这样的一封信来,足能说明在张合眼中,自己跟他的友谊十分的重要,而从另外一方面,也能证明张合却是是想要治理好平阳的,不然他也不会不耻下问,这两点无论哪一个是张合的出发点,对于徐清来说,都是好样的,所以他很快便写了一封长信,在其中写了一些自己治理地方时的感悟和处理一些棘手问题的办法,最后经过一番拾缺补遗,这封信足足写掉了五张宣纸,这才算是把徐清的话给写完了。

    而相比起张合信中求教的意思,从汴京寄来,署名为欧阳修的信就要慷慨激昂的多了,在信的开头,欧阳修就用热烈的辞藻赞扬了一番伟大皇帝对于进攻西夏的英明决定,然后就是一堆嘱咐,什么开战以后要小心,我在汴京为你祈福,还有什么如果你死了,孩子老婆我来养,一定视如己出之类的话,看的徐清一方面有些感动,另一方面却也是哭笑不得,自己是个文官,又不用上战场,哪里会这么容易死了。

    不过欧阳修的信还是提醒了徐清,那就是在这些中央官员看来,身处在秦凤腹地的秦州是有危险的,不然欧阳修是绝对不会写这么一封让自己注意安全的信的,徐清可不信欧阳修连自己是文官还是武官都不知道,这让徐清不由警惕了起来,或许自己对于西夏的作战实力有所误会也说不定,或许自己还真有可能参战也说不定,想到这些,徐清心里那根松弛的弦不由又被拉紧了。

    他赶忙叫来了最近这段时间几乎都住在军营的马德明,然后向他提出了派太平军修建城池的建议,徐清之所以如此做,也是没有办法,现在正是春夏之交,大量的人口此刻正在伺候着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让他们出来服劳役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年的饥荒就已经够受的了,徐清决不能让下一年继续饥荒下去所以没办法,只能把太平军的将士们拿出来,暂时当做劳工来修建城池了。

    徐清的要求自然让马德明很是惊讶,只不过是几天之前,徐清才刚刚说过要让自己加强军队的训练,怎么这话还在耳边回响呢,徐清就改变主意了呢?这让马德明很不解,他也不隐瞒,干脆就把这个问题给问了出来,让徐清给他一个解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