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进京!-《平淡为官》


    第(2/3)页

    所以徐清便也秉持着出力总比等死好的态度,写了封信将自己对于新政的意见和想法,以及反抗声音之所以如此大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写进了寄给欧阳修和韩琦的信中,想着希望他们能够读一读,看一看最后在关键时刻劝一劝皇帝,让他不要那么急躁。

    等把信寄出去之后,徐清心里也是一松,这是他对于新政自己所能做出的最后挽回手段,若是此信中的内容还不足以挽回陛下的心,让他放慢脚步,那徐清也就彻底没有办法了,所以等把信寄出去之后,徐清便立即把这件烦心事丢在了一旁,开始处理起了秦凤路上的事情,等时间一长,便也就把这事情给忘掉了,直到欧阳修同志来到了自己的面前,他才惊讶的想起了自己的那封信。

    “永叔啊?你从边境来到此地,所为何事啊?”

    徐清看着自己面前站着的欧阳修好奇的问道,于理来说,这是他和欧阳修第一次见面,面对一位中国历史上十分盛名的文坛巨匠,徐清感到激动才是,可徐清心里却有一种见到老友的感觉,只是心生欢喜,却没有什么太多的波动,这或许跟他频繁与欧阳修通信有关,也有可能是名人见得多了,也就不稀奇的缘故,总之看着眼前这个三寸青须,国字脸的敦厚中年人,徐清的心情很是开心。

    “我此来,是代替陛下而来。”欧阳修看着徐清笑眯眯的说道,两人之间自从汴京一别,已经是四五年没有见了,虽然书信往来不绝,可是终归不如亲眼见到,亲手碰到来的真实,几年的时间,西北的风将徐清从一个白净的书生变成了硬朗的年轻人,相比起以往文弱的形象,此时的徐清站在自己面前,即便脸上含笑也总是带着一股威严,这种感觉让欧阳修很是欣赏。

    他自科举做官以来,一直在中央任职,从来没有到过地方,所以此时在徐清的眼中,欧阳修与自己脑海中的印象很是相符,这也让他没有了隔阂,再加上此时又是在自己的地盘,老友相见,自是说不尽的话语啊。

    “代替陛下而来?永叔,汴京出了什么事?”听欧阳修说到了陛下,徐清眉头一皱,这个年头,什么事只要扯到了皇帝,就总会变得麻烦,徐清讨厌麻烦,所以下意识的便有些排斥,可见是派欧阳修而来,徐清心中的压力便又重新散了,只是心头的疑问却是愈发强烈。

    “汴京有诸位大臣在,虽有宵小,但不足为惧,我来此,乃是替陛下来宣旨的。”欧阳修了然的拍了拍徐清的手臂,最近汴京的事情搞得全天下人心惶惶,什么样的言论危言耸听就流传的越广,甚至在偏远地区,连范仲淹已经被陛下赐死以此来平息天下士族怨气的流言都时有耳闻,秦凤路位于大宋西北,地处四极,徐清听到些什么风言风语为此紧张,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宣旨?”徐清看着欧阳修,自己这官才刚刚上任,有什么好宣旨的?难道是那些士族正面刚不过自己去找皇帝打小报告了?那这动作也太慢了吧,从自己改革开始可都已经有五个月的时间了,该做的早就已经做了,财政拨款更是四个月前就已经发下去了,现在想改,怕不是只能找皇帝要钱了。

    欧阳修看着徐清疑惑的表情,抿了抿因为西北风而干燥开裂的嘴唇,从旁边的内侍官手中接过了圣旨,高高的举过头顶,也不多说,徐清看着他,虽然心里疑惑,可还是默默的跪在了地上,行礼,听旨。

    欧阳修缓缓将圣旨展开,念道:“陛下诏曰,命秦凤路安抚使徐清,进宫觐见,钦此,岂弟,接旨吧。”念完之后,欧阳修就把卷轴折叠,双手摆在了徐清的面前,徐清抬起头,看了眼欧阳修,等了一会儿,这才缓过来,说道:“陛下让我去汴京?”

    “恩。”欧阳修言简意赅的回答道。

    “为何?”徐清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