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士农工商-《平淡为官》


    第(2/3)页

    ………

    是故,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非一令而民服之也,不可以为大善;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是故,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是故,官虚而莫敢为之请,君有珍车珍甲而莫之敢有,君举事臣不敢诬其所不能。君知臣,臣亦知君、知己也,故臣莫敢不竭力,俱操其诚以来,老师,念完了。“

    赵昕有些吃力的说道,这一篇其实并不长,总共也只有十个段落而已,可是其中对于赵昕来说,生僻词还是挺多的,而且古文可没有什么标点符号,断句全凭文学素养,念起来自然是无比的吃力,徐清看着赵昕不停咽唾沫的样子,不由把自己的水杯递给了他,让他喝了一口,然后再说道:“管子的这篇《士农工商》,殿下懂了一些没有。“

    “老师,没有。“赵昕老实巴交的说道,能把它读下来,赵昕就已经费劲了周折,怎么可能看得懂呢,对于这个回答,徐清也不意外,赵昕的智力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不像徐宁、徐泰那样,已经达到了生而知之者的地步了,所以徐清便把书拿到了自己的手里,重新给赵昕念了一遍,然后再问道:”现在呢?懂了一点没有?“

    “有那么点懂了。“拜他过目不忘和超强的理解能力,徐清读出来的这篇文章,就要通顺的多了,而管子的语言虽然比较复杂,不过却要比孔子的容易懂得多,毕竟相比起孔子这个哲学家来说,管子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在他的眼里,世界上只有能够利用和需要被抛弃的东西,这样的书,自然就比哲学这种没有对错的东西,要容易懂得多了。

    “哦,那你说说看?“徐清见他懂了一些,便把书放了下来,然后对着赵昕说道,门外的赵祯此时也认真了起来,他很好奇,自己的儿子到底会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样的理解呢?

    “恩,这篇文章里,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他是希望掌权者能够让所有人人尽其才,不要让农人去做士人的工作,不要让工人去做农人的工作,不要让不懂得经商的人去经商,老师,这就是我的见解。“

    这一句话无疑是让赵昕最感到震撼的一句话,在他那幼小脆弱的世界观里,士农工商便是依次排序的存在,而现在,管子却说,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让能干的人去****该干的事情,至于四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差别,这句话对于赵昕来说,无疑是十分触动灵魂的。

    而赵昕的回答也让徐清感到惊讶,他倒真没想到这孩子竟然还有如此的悟性,现在的他倒是有点高兴与自己接受了这份皇家老师的工作了,眼前的皇子尚且年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只要自己悉心教导,未来若是能够登上皇位,必然会成为一代雄主也说不定啊?

    只不过,历史上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呢?徐清在心中默默的想到,从此刻起,赵昕的生死,便总算是挂在了徐清的心上,当然此时只不过是稍稍留意而已,看着赵昕,徐清说道:“殿下果然聪慧啊,管子的意思正是如此,殿下可以将书翻到《小匡》一篇,在这篇中,管子用‘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这样的话来告诉齐桓公,士农工商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关系,而非谁高谁低的关系。”

    听到徐清口中念出了‘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这句话,赵昕的心中又被狠狠的震撼了一番,管子一书让他在儒家的世界中又找到了一扇新的窗户,在那里,一个崭新的世界即将向他敞开,这种感觉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十分其妙的,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便是赶紧把《管子》这本书给读完,不过他的儒家固有价值观此时又开始作祟了起来,他看向徐清,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道:“那孔子错了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