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新的制度-《平淡为官》


    第(2/3)页

    除了这些内因之外,外因也是十分严重的,这些村落,大部分都会深入内陆之中,毕竟那些好的沿海港口,早就已经被朝廷或者是那些大商人,又或者是那些大士族们占领了,就像开海城就建立在巴拿马一样,这些交通要道,是不可能留给这些平民的。

    再说他们也建设不起,毕竟一个港口的建设,所需要的材料,可不是他们这群普通老百姓付得起的,所以他们只能深入不毛之地,来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就必须时刻面对印第安人的威胁,这对于新移民来说,可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印第安人,虽然他们在成体系的宋朝军队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在这群只握有火枪的普通百姓面前,还是十分有杀伤力的,尤其是随着交战场面的增多,流失到印第安人手中的火枪也越来越多,虽然不能像宋朝一样进行排射,但偶尔放一发冷枪也够让人难受的了。

    更何况这些村落因为没有一个头领,印第安人入侵的时候,也往往是各打各的,而那些印第安人却是成群结队的,两相比较之下,尽管村民的火力要更为猛烈一些,但是太过分散之下,根本就不是印第安人的对手,几轮下来可谓是损失惨重,甚至有不少人都在其中死去。

    如此一来,自然也给了人们以惊醒,若是放在和平年代,或许这些人就会在谁也不服谁的状态中度过,可随着危机不停到来,村落内外交困之下,许多人都开始纷纷觉得需要一个领导人来领导这个村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过上一些好日子。

    你看,战争有的时候并不只是带来死亡和灾难,还会带来新的科技和制度,虽然这样小规模的战争并不会带来科技的迸发,但在制度上无疑是有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生命的威胁让他们必须要找出一个领头羊来,而这个人应该怎么找呢,若是放在宋朝本土,那就很容易了,首先是选当过官的,没有就选年纪最大的,再不济就是村落里几个宗族的族长来组织起一个村落会议,但在这里,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这些人干脆就抽出了一个时间,把整个村子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凡是想要领导村子的人,就站出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等所有人都讲过以后,就让剩下的村民来投票,谁的票最多,谁就当这个市长,当然,说是市长,其实就是村长而已,可无论如何,这种制度的创新,无疑是开天辟地的,这毕竟是一个皇权的社会,选举这样的方法,并没有人尝试过,而这些没什么文化的人却率先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并且在战斗中这套办法快速的适应着时代。

    为了抵抗印第安人的入侵,原本选出来的代表便被赋予了军队指挥权,为了防止城市内的坏人作祟,市长便获得了执法权和监督权,为了保证这个村落发展越来越壮大,市长便又掌握了行政权和开发权,如此一来,一个市长就基本掌握了所有的权利,选举制的雏形便也诞生了。

    但是此刻的选举制,其实质并不是在选一个人民公仆,而是在选一个独裁者,因为这个代表掌握着所有的权利,而不像后世那样,三权分立,即便是这个市的市长,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权利,这一点是跟后世最大的区别,所以这种制度,还并没有非常的完善。

    当然这也跟城市规模太小有关,一个小小的城市人口才五十几人,自然不需要设立分权机构,便是一个人也管得过来了,不过村民们在战争的淬炼之下,也很快给这些市长们限定了一些条款,比如说让他们每一次选举上来只能当五年的时间,然后便要下台,然后进行下一轮的选举,通过这种选举制的方式,让人民可以淘汰统治者。

    这种制度的诞生,对于宋朝来说,甚至对于这整个时代来说,都是开天辟地的,并且这种制度也十分适应这些小小的村落,所以很快这些小村落就几乎都开始施行起了这一套制度,毛戡鉴自然也很快知道了这一套办法,对此他也十分的认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