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基础教育-《平淡为官》


    第(2/3)页

    这样的事情让徐宁大为惊奇,读书识字,这在古代可是士族的特权,后来即便拥有了科举制这样让平民有了做官权利的制度,但是大部分能够成为官僚的人,依旧还是那些名门望族而已,毕竟他们可以请最优秀的老师,而那些贫家子弟,则是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被拉去务农,又哪里有什么可能读书写字呢,到最后能够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已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而全民小学教育普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将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虽然这个平等教育其实也并不平等,达官显贵们依旧可以凭借自己家的权势和关系网,请最好的老师来给自己上课,而普通的孩子们只能去找那些普通的老师来教自己。

    但这毕竟是改革的巨大成就了,能识字和不能识字,这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一个人,只要他能够识字,便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也会知道该如何去做一个更好的人,可以说读书是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官僚主义的社会之下,读书可谓是再重要不过的事情了,也是穷人唯一可以翻身的事情。

    所以虽然这之间有着种种的不公平,却绝对不能否认这一项成就,让整个汴京城的孩子都可以有书读,这其中将会有多少人通过自己勤奋的努力,卓越的天赋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只要光这么想一想,徐宁就感到十分的激动,他几乎已经可以用肉眼看见,这个国家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强大。

    同时他也对如今的开封府府尹感到十分的敬佩,据慧真公主所说,如今的教育部并没有下达文书,要让全国所有的孩子都完成小学义务制教育,因为这实在是太难了,想想,光是汴京城中的百姓就有五百万人,其中适龄儿童再怎么说也得有个四五十万左右,这么多的人,如今读书学费也非常的贵,就算一个人一年需要三贯钱,那也得一百五十万贯,这还只是读书费,也就是给老师的工资还有学校正常运转的钱。

    除此之外,书本费,午餐钱以及原本应该在家里工作的损失费,这些家庭本来就需要家里的男丁工作来创造收入,如果人都去上学了,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变得非常糟糕,甚至会出现挨饿的情况,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地方官,自然不能把这种情况置之不理,纯粹为了自己的政绩去让孩子们上学,这是不道德的,也不是教育本来的目的。

    所以要想让孩子上学,起码就得让他们的家人不至于因为没有了劳动力而被饿死,这样一来,给穷人们还要准备一份补贴的钱,总的下来,若想要施行初级的教育计划,最起码也得需要四百万贯左右的财政支出,才能施行。

    这样的财政支出,其规模之大,绝对是无以复加的可怕了,如今的开封府一年的总收入也不过才六百万贯而已,其中官员的薪水,公务员们的工资一发,能够剩下四百万贯就很不错了,但这四百万贯怎么说也不能全部投入进教育把,卫生、环境、基础建设、文化这些都需要钱,还有各种各样的楼堂馆所维修、建设,也都需要钱,怎么可能全部投进去。

    最后之所以能够成功施行,也是现任的府尹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开始对整个汴京城中的住户施行房产税,然后利用房产税的巨大利润,这才将教育给勉强办了下来,又从朝廷好说歹说拿到了一笔每年五十万贯的教育经费,终于是把全民教育给解决了。

    这说说简单,但做起来是真的难,汴京是什么地方,天下首善之地,是整个世界的政治中心,在这个地方,随便一块板砖扔下去就能砸到五六个官员,在这种地方征收房地产税,拿官老爷、富商们的钱,谈何容易,府尹在百姓眼中看来或许很大,但在这些一二品大员的眼中,简直就是再小不过的官了,想要做到这件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

    徐宁刚开始也很好奇,这种事情,除非是让皇子来兼任开封府尹才能做到,一般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皇上如今的长子也才不过五岁而已,怎么可能做到府尹这个位置上,后来慧真解释道,原来如今的开封府尹,正是徐宁的弟弟,徐安是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