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平淡为官》


    第(2/3)页

    这就是宋朝带来的改变,至于那些享有宋朝公民权利的富豪们,他们显然不用担心这些事情,这些人将在宋朝享受宋朝公民的待遇,自然也是待在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接受教育,然后只要不低于平均水平,也就是中位线,都可以进入到租界的大学中进行学习,如果成绩优秀,自然可以进入本土的大学进行深造。

    而这些受到大学教育,毕业出来成为社会上流的人士们,自然满脑子都是宋朝的教育所衍生的思维,将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必然也就对宋朝更加的亲近了,这是必然的事情,如此一来,受到过一些基础教育的人对宋朝会有好感,而受到教育的程度越高,对于宋朝的好感度也就越高,而他们占据的位置也越高,宋朝的话语权就会越高。

    且这些大学毕业的本地人,往往会进入到殖民地的上流社会中去,他们要么担任自己征服的官员,要么就是自己创业,总而言之,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大人物,而这也能让宋朝更加方便的攫取这个国家的财富,这对于宋朝来说,无疑是培养起了一个十分忠心的买办集团,至于这个集团什么时候会突然醒悟,然后背叛宋朝,这一点徐清也无法预料到。

    他们或许永远也不会背叛,但也有可能会在下一次立刻就背叛,要知道在现代,许多国家的国父可都是那些宗主国知名大学毕业出来的精英分子,比如说华盛顿,他原本可是英**队的军官,英国对他可谓是有着知遇之恩,但最后民族意识觉醒,为了自己的国家,也就跟英国翻脸了,毕竟在民族和国家面前,这点知遇之恩着实算不了什么。

    但这个爆发肯定不会是现在,毕竟如今许多国家连民族这个概念尚且都还没有觉醒,自然更多的人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还是心怀对于宋朝的感恩的,觉醒的种子尚且还没有播种下去,自然也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了。

    更何况徐清也为了防止这种起义发生,所以在殖民的时候,往往态度还是十分温和的,并不像当年的列强那么粗暴,算是给殖民地人留下了一份尊严的,且在谈判的过程中,也不会一定要占尽上风,有时还是会让一点出来,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的,通过这种方式,想来也能缓解殖民地人对于宋朝人的痛恨。

    但毕竟也只能缓解而已,是不可能根除的,因为肤色、文化和语言都不同的关系,宋朝人和殖民地人就是两种人,虽然徐清能够在法令上做出限制,宽带这些殖民地,但在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时候,徐清显然是无法控制的,而宋朝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优越感,和对于殖民地人的歧视也必然是**裸的。

    毕竟他们是世界第一强国的子民,而殖民地的人民只不过是一群败者,一群注定要成为宋朝宰割对象的人罢了,抱着这种心态,人就很难在相处的过程中保持平等了,而这些矛盾现在还不算大,但慢慢积累下来,他就会变成殖民地爆发的种子,这是无法控制的,除非徐清有能力让世界只有一种语言,让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思想,才能完全消除偏见,但他显然做不到,所以如今也至于暂时压制罢了。

    至于殖民地人中的中产阶级,那就需要自己掏钱来支付学费了,如果成绩好的话,自然是另外计算,但若是一般人,就需要支付一笔钱来给自己的子女进行教育了,在租界内,也有专门提供给这些中产阶级的子女就读的学校,虽然条件没有宋朝公民的学校来得好,但也绝对不差,起码比现代中国的小学要好得多,古典的建筑风格,加上大面积的绿化,犹如置身一个花园之中一般,通过这种方法,宋朝既拉拢了富豪和中产阶级,又拉拢了底层的平民,而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些房屋和老师的名额罢了。

    这些东西根本值不了多少钱,给这些穷人上课的老师大多都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且每一次上课都是一两百号人同时上课,有的时候位于屋子后面的人甚至都很难听见孩子们的声音每次上课不过四十分钟,老师一般布置下十个文字的数量之后,在教导一遍之后便会离开。

    有一些老师如果好一点,会点当地的语言还能领着读一遍,如果遇到那些刚刚从本土调来的老师,根本不懂本地的语言,那就惨了,两帮人就会陷入到完全驴唇不对马嘴的地步只能通过猜来判断文字的意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