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平淡为官》
            
            
            
                
    第(2/3)页
    这就是三年来,宋朝租界和殖民地发展的情况,总的来说,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尤其是随着铁甲船开始从军队部署转换到商用,如今宋朝的船只里,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船只都已经换成了铁甲船,其中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船只,变成了新式动力的船只,这种船载货量更大,可以保持在三千吨,速度也相比以前要更快,原本的铁甲船从昆山到太平洋对岸的新世界城,大概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如今则仅仅需要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这么大的节省时间,对于船只的意义是非凡的。
    因为船只的速度增快,也就代表这运送乘客的时候,可以减少携带食物的需求,而减少的空间则可以给更多的乘客床位,如此一来,体积增大了虽然只有两成,但能够搭乘的客人数量却有可能增加的是三成左右,这对于航运业来说,将会是巨大的进步。
    而这也保证了租界和殖民地的安全,租界和殖民地靠上面的军队,是保护不了多久的,每一处租界,所驻扎的军队不过几千人而已,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驻扎的军队差不多也就三千人而已,毕竟宋朝的租界全球大概有一百个左右,每一个装备三千人,这便是三十万的军队了。
    宋朝可没有那么多的军队,除了这些租界之外,各处节点也需要军队,即便是以三千人的规模,也需要起码五十万左右的军队才能够摆平,大城市的主要治安力量,还是来自于殖民地人的力量,宋朝的租界,一般会在另外一处殖民地上招募一支警察部队,然后让他们在这一处租界进行工作,这两拨人相互之间并不熟悉,且甚至有可能不是一个大洲的。
    如此一来,双方不熟悉,自然也不可能互相串通,而这些警察也全部都讲中文,不可能跟当地交流,如此也防止了这些警察与当地人进行勾结,最后颠覆租界的事情,这就有点像当年英国在上海租界用印度阿三当保安是一样的道理,这是城市的主要防守力量,至于军队,除非碰到反叛之类的大事,一般是不动作的。
    而如果遇到防守,小打小闹,这样一支规模的军队或许还能够平叛,可若是殖民地大规模的叛乱,数十万人的排山倒海,想要依靠三千人规模的军队去平叛是不可能的,便是守城,也只能依托坚固的城墙来防守而已。
    保证租界的安全,这些军队最多只能维护十几天的时间而已,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于各大租界都护府的力量,在宋朝,对殖民地是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划分的,整个宋朝的殖民地,从东亚到西欧,以致于太平洋对岸的美洲,总共划分为一百零七个殖民地,而这一百零七个殖民地,分别归宿与七个都护府,每一个都护府手中拥有十万的军队,其中三万是宋朝人所组成的精锐部队,剩下七万则是由雇佣军,既殖民地部队所组成,主管平叛,也就是军事,包括海军和陆军,当下辖的殖民地发生了叛乱,这支军队,便是主要的平叛力量。
    别看只有这么一点军队,可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弱,想当年英国为了统治整个印度,其实战争所投入的兵力也从来没有超过十万过,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使用殖民地的兵力去对抗,真正的英国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在鸦片战争中也是如此,利用殖民地人去攻击殖民地人,这才是宗主国该做的事情,而十万人的编制,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了,并且他们还拥有临时调用下辖租界军队的权利,如此一来,他们最多的时候可以阻止起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用于平叛,便是百万大军,也是足够应付了。
    而这还是徐清强烈要求之后才建立的,毕竟都护府的概念,在宋朝其实是很忌讳的,毕竟都护府在古代可并不仅仅只有军权,几乎是军政经济一把抓,完全是独立王国的状态,这自然让很多人都非常的忌惮,觉得建立起这种都护府来,最后会砸了自己的手脚。
    后来是徐清经过妥协之后,放弃了政权和经济权利,只负责军事权,这才勉强让朝野上下同意了他的意见,不然想要建立起这些机构着实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徐清要求建设这些机构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如今宋朝的版图实在是太大了。
    其面积甚至远远超过了当年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接近四千五百万平方公里,世界的五分之三,都在宋朝的手中,这么大的面积,如果爆发了战争,都必须要通报到枢密院,然后由朝臣们商议最后做出调兵的决策,整个战争都有可能打完,甚至当地都已经策动独立建国了也说不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