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平淡为官》
第(2/3)页
就像那个年代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的中国人一样,面对美国完全超过中国无数倍的先进城市和繁荣的市场,当时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沦陷在了那个被称为灯塔的世界之中,而对他的祖国,则加以无尽的贬斥,心灵的状态也瞬间改变,这就是时代的变化太快所导致的。
而这些人,在短短四十年后,再一次见证祖国的繁荣强盛,又会是何等的心情呢?要知道,当时能够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的人,大多数都是有一些本事的,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大学生,且都是重点大学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之后是包分配的,凭借他们的学历,得到一份好工作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可在美国,他们的学历并没有人会承认,除了极少部分人能够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和在美国继续学业之外,大多数人到了美国之后,则只能从事低等的工作,刷碗,扫地,服务员,可以想象,当四十年后,他们那些原本被嘲笑留在国内的学生,早已经是功成名就,而他们却被如今美国糟糕的经济,处在朝不保夕的地步,他们的心情会是如何。
大致也可以猜想的出来,当年徐清去留学之前,他的父亲就曾经跟他说过,等到了美国,见到那些六七十的华裔,千万不要跟他们多说什么,因为这些人,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便通过各种办法移民到美国去的,甚至是偷渡的也不少,他们在美国遭人白眼,人生的尊严,完全依靠贫困的祖国来实现。
在原本的他们看来,他们无疑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逃离贫困的祖国,来到这方新世界,从此过上了他们原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可无奈时代变化太快,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市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短短四十年的时间,已然是河东河西,不同的风景了,他们看着原本那些在他们眼中傻乎乎的学生,如今要么是社会贤达,要么已然退休,可以在全世界留下自己的脚步。
而他们,则还得不停的工作,才能维持家庭的用度,甚至许多人在金融危机之下,丢掉了自己的工作,只能依靠社会福利金保证自己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后得到尊严的地方也即将逝去,所以对待那些来到美国的新中国年轻一代,他们不厌其烦的诉说着国家的恶劣,想要让年轻人痛恨自己的祖国。
或者是对这些年轻人冷眼相待,总是摆出一副比美国人还美国人的样子,可其实他们心底十分清楚,这些人来到这里,跟他们的命运截然相反,而同时,这些年轻人也不再是当初的他们了,他们在自己的国家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己的国家,更是有着很大的热爱,又怎么可能因为一些老朽之辈的昏庸之言,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坏印象的。
而这其实也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徐清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曾经碰到过这些人,六七十岁,因为没有养老保险,依旧在唐人街,操着一口几十年却依旧蹩脚的英文,贩卖着早餐,他们对待白人的态度与对待黄种人的态度截然相反,好似川剧的变脸一般让人感到难以捉摸,他们的身上穿着一身的美国货。
但其实他们的身上并没有什么钱,比他们穷的美国人都在穿中国制造,而他们却倔强的不愿意去穿这些自己国人生产的地方,他们住的地方很小,许多都是唐人街里三十多平方的房子,不,那都不能算是房子,应该仅仅只是一个套间而已,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觉得自己要比别人高人一等。
而如今的新留学生,则让他们失去了这唯一能够感到自尊心,虚荣感的机会,自然是无法遏制的憎恶起自己的同胞来,不,在他们的眼中,或许白人才是同胞,而原本的同胞,就像是不堪的过去一样,只要一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们这些原本的天之骄子,当年所作出的选择,到底有多么的错误。
而这还是改革开放的现代,在那个时代,中国虽然落后,但也并不是接触不到电子机器,同时外面的新闻也会传入到国内来,尤其随着改革开放,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消息,都会快速的传入国人的耳朵之中,对于外国,国人都是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之后再去的。
而现在则不同,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且以绝无仅有的速度完成了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一切前奏,顺利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期,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时代的人瞬间进入到工业时代的背景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