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平淡为官》
第(2/3)页
但无奈他们的出生便成为了原罪,在许多百姓和知识分子看来,这些宗室和贵族们,完全是享受着国家的特权,而他们之所以能够享受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祖宗在一百年前帮着太祖建立了宋朝,这在许多人看来,有功之臣自然该赏,但是百年的富贵,这是不是也太长久了?
至于宗室,毕竟是皇室成员的分支,倒是没有受到太多的抨击,皇权家下的思想,如今还是贯彻到每一个人民心目中的,这一点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也让勋贵们成为了知识分子们教训的中心人物,而这也成为帘今宋朝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
毕竟这些勋贵们,在朝堂之上关系错综复杂,几乎每一代都会有人在做官,虽然因为皇帝忌惮勋贵,所以他们的官都做的不大,但一百年的时间下来,门生故吏遍布下,对于朝堂还是有着一定影响力的,除此之外,百年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优越,让这些勋贵们基本都是大地主,在他们的家乡,全部都是地头蛇,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尤其是随着议会厅的建立,这些士绅们也都进入了议会厅,且开办企业,在当地投资教育,基本都有着十分崇高的威望,在乡村中,他们的话甚至要比官府的话还要有用,这就是勋贵们在地方上的力量。
同时,他们还世代跟皇室联姻,在皇室中拥有巨大的力量,这样的人物,朝廷自然不可能动他们的,历史上王安石进行改革,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得罪的权贵,从而让他彻底在太后的心目中变成了蛊惑皇帝的奸臣,最后再加上他施政太急,导致全面崩盘,改革变法也彻底成为了一段失败的故事。
所以朝廷是不愿意得罪权贵的,尤其是如今文官之所以能够有现在这个地位,也有当初权贵站在了自己这一边,与皇帝为敌,这才让朝廷可以掌握大权,而做出的让步,便是给权贵们在社会上巨大的地位以及经济优势,从而让他们支持朝廷执政,这是当初徐清与几位宰相商议好的,与权贵们的条件。
所以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朝廷自然不可能有所动作,不过劝一番还是必要的,这些勋贵享受着祖父们留下的财富,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宋朝普通百姓也会把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孙,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好的。
民众之所以对这些勋贵不满,主要还是他们的权利并不符合自身的能力,按照一般饶逻辑,一个饶权利应该是跟他的能力相匹配的,就像徐清掌握首相的权利,并不会有人不同意,因为在百姓的心目中,徐清掌握这份权力是恰如其分,也是应该的,但如果让一个权贵掌握了这份权力,就很难有人受得了了。
因为在百姓心目中,官员是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来的,所以他们的土地免税,在地方上拥有巨大的声望,这一点也没错,毕竟他们是靠着自己努力做到的这一切,如果你也有本事,你就也能享受这一牵
但勋贵们却不是依靠自己的本事上来的,而是依靠父祖们的功勋拥有了权力,这在许多人眼里自然就是十分不合逻辑的事情了,难不成百年前的事情就能延续到现如今吗?这在许多人看来,便是一件荒唐事。
而勋贵们之中,虽然拥有人才,但更多的还是一些平庸之辈,这倒也还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不招人眼,倒也不错,可一个群体之中总是有一些败类的,只是看这个群体的力量大不大,就像城市中的流氓们,他们的数量很多,但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勋贵则不同,这里面要是出了败类,对于整个国家都有着巨大的危害。
更别提什么强抢民女,官商勾结之类的事情,也是时常出现在报纸上,这自然引起了许多老百姓的反感,这些事情发生在农业社会,并不会怎样,毕竟农业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有限,朝廷也有能力将这些事情压下来,而普通老百姓,对于勋贵们,更是害怕到了极点,毕竟这些人杀死一两个人也没人敢什么。
再加上农民又不识字,自然也不知道什么道理,想要在体制之下弄死他们,简直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展开,法律的概念开始被人们所认识,文盲率的直线下降,让人们知道拿起法律这个武器来扞卫自己,同时各种各样的组织也随着社会的繁荣开始成立,一些律师开始成立义务的律师团,来帮助苦主诉讼,以及媒体的发达,都让勋贵们的恶劣影响开始被散步到整个社会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