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平淡为官》


    第(3/3)页

    各大报纸一经发行,又有科学院的背书,民间对于徐清的意见立刻便减少了一大半,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相信权威的,这几分国家报纸的联合报道一出来,市面上虽然还有对于此事的讨论,但已然掀不起大风大浪了。

    至于官场上,徐清的这篇文章虽然把责任推给了他们,使他们的心中有所愤恨,但大多数人对于徐清的这种做法还是十分理解的,毕竟作为朝廷的一把手,他的声望是绝对不能受损的,但这件事也确实引起了百姓对于朝廷的不满,自然要有人来背锅,首相不能背锅,自然是他们来背了,识大体的大臣对此也就不在意了。

    而还有一些,则干脆就是徐清的弟子,正所谓,师有所困,弟子服其劳,他们对于徐清的推卸责任,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怨言的,至于那些有怨恨的,面对徐清的权势,自然也只能忍耐下,然后递上认错的奏章,表示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以此来拦下过错到自己的身上。

    徐清也立刻借着台阶往下走,表面上惩罚了一番这些王公大臣,然后在私底下给了一份远超过惩罚的礼物,算是赔礼,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天道歉书之后,第二天便立刻大书特书照相机的妙用,老百姓们前一天还在看着大人们写的道歉书,原本第二天还打算继续讨论的,但这些大臣们的道歉书,立刻便被神奇的照相机给压了过去。

    在报纸的描述中,这些照相机简直就像是神仙的道具一样,充满着魔幻的色彩,只需要轻轻一按快门,一道白光闪过,人和周围的事物就会都被照进一张白色的底片中去,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那么那些画肖像画的人,不就要丢掉饭碗了吗?

    这同样也引起了画家们的警惕,而如此一来,老百姓们的注意力已然全部被徐清吸引到了对于照相机的好奇上来了,至于官员们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此时已然没有什么人关心了,这一招转移注意力,可以说是成熟政客百试不爽的妙招,徐清自然也是经常使用。

    作为一名政客,总是会犯错的,因为只要是做事的人,就没有不犯错的,唯一不犯错的人就是不做事的人,而既然会犯错,自然会损害声誉,而对于政客来说,民心便是他的政客生命线,所以对于错误,政客们自然会想方设法弥补,其中转移注意力这招,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徐清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