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平淡为官》


    第(2/3)页

    而这些女人,也无一不受到这些男人们的伤害,但她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在这些女人的价值观里,男人就是自己的天,小的时候父亲是天,长大之后丈夫是天,老了之后儿子是天,这种思想让她们根本不敢反抗自己的丈夫,她们也被自己的丈夫暴力对待,但他们却选择和光同尘,一起堕落,甚至对于自己勇敢站出来嗤之以鼻。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这种思想的人,明明自己也在这泥沼之中挣扎,也对这个世道不满,可看到别人准备脱离这黑暗的世道,逃出去的时候,她们想的不是一起逃出去,而是把对方拉回来,踩上一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才好,这就是那些女人们的想法,所以她不敢相信他们,最终只能把自己的希望放在了自己的孩子上。

    一个五岁的孩子,长途跋涉十几公里的路,最终到达自己母亲出生的村庄时,已经是累的筋疲力尽了,他从来没有来过自己外公的家,作为男方的孩子,他不被允许知道自己的外公,他从出生开始,所接触到的都是男方的家长,以此来让这个孩子打上属于自己的烙印,但男孩儿并没有放弃,他一家一家的问,还好他知道自己母亲的名字,那是母亲临走前告诉他的。

    最终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外公这一家,看到自己的小外孙,老人喜不自胜,他这辈子就属儿子多,总共有五个,而女儿却只有这一个,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很是疼爱,原本老人是打算让女儿嫁给本村人的,如此一来也可以就近照看。

    可那段时间正好有朝廷的相关科普,说是同村的人相处时间比较长,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最好不要同一个村子的人互相结婚,以避免血脉上的重叠,这种说法,对于村子里的人并不陌生,只是以前是亲兄妹,表兄妹不行,而现在则是整个村子的人不能一起结婚,而这一点也确实被证实了。

    以前村子中就有很多妇人,生出来的孩子,畸形和遗传病的问题十分严重,即便是正常的孩子,也多有体弱的毛病,所以在朝廷提出这些建议之后,很多村子之间便开始彼此互相联姻,如此一来,孩子的死亡率确实极大的下降了,所以为了自己的女儿不要遭受那些女人所遭受过的痛苦,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到了邻村,谁能想到,这原本看好的姑夫,却足足六年没有带着媳妇登门,总是自己去找他们,才能缓解心中的相思之苦,老人心中也是尤为后悔,对于女儿的亲家也是十分不满,但为了女儿的幸福,便一直憋着,总想着别给自己的女儿找麻烦。

    如今看到外孙来,自然是喜不自胜,但却发觉小孙子的身后并没有大人的身影,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立刻有些不详的预感,果然外孙一见到自己,立刻就认出了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他曾经见过他几次,虽然没什么印象,但老人的长相与母亲有些相似,且骨子里头的血缘,便让小孩儿感受到了亲切,他立刻向自己的外公讲述了自己母亲的遭遇,听过之后,老人勃然大怒,之前他就不满这亲家,只不过为了女儿的幸福,这才一直忍着,却没想到女儿所遭遇的伤害远远比别人更多,这让他十分的生气,立刻便带着自己的外孙回家,然后将家里的男人都召集起来,说是要去邻村讨一个公道,把自己的女儿要回来。

    听到老爷子的话语,四儿子开口说道:“爸,我们得先说清楚,这次去,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把女儿要回来,还是让亲家给我们小妹道歉,又或者是真的离婚啊?”这个问题一下子难住了家里的所有人。

    是啊,如果只是道歉,那好办,一家人过去讨一个公道并不难,至于要把女儿要回来,这就有些困难了,至于离婚,那恐怕就会触犯众怒,那时候可就不仅仅是两户人家的事情,而是一个村子的人,恐怕都得戳着他们一家人的脊梁骨骂了。

    “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小妹既然嫁了人,那就是他们家的人了,我们能劝,咋能说把小妹带走呢,至于离婚,那是城里人才会干出来的事情,俗话又说得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啊,爹,您拿个主意吧。“

    两个儿子接连的劝说让老爷子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在这个年头,离婚,那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他甚至连想都没想过,这让他心中不由打定了主意,把女儿先带回来再说,反正是不能再待下去了,连囚禁都能做出来,若是继续留在那儿,说不定哪天死了都不一样,他正准备说话,小孩儿突然大声喊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