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平淡为官》
第(2/3)页
但这些少数族裔毕竟是宋朝人,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改土归流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像殖民地人那样残暴,在大多数宋朝汉人的心中,这些羁縻政策所覆盖的地方,其中的人也是大宋帝国的子民,因此在处理他们的时候,手段就要尽可能的委婉,而不能太过于强硬。
所以在政策上,徐清充分参考了明清两代在处理羁縻政策改土归流时的做法,首先是承认土司们在中央上的特权,也就是册封他们为士族,以此保证他们在宋朝的特权,第二是慢慢开始剥夺他们在地方上的特权。
具体做法就是废除土地之区,建立府和州,以改变当地的行政机构,确立中央形式上的统治,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土司们的权利,不然这些府和州建立之后,土司若是失去了权利,就会立刻造反,这些地区都生活着大量的汉人和归化的少数族裔,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朝廷必须要考虑到的,所以为了稳住这些土司们,朝廷的动作必须要细致。
在新建立的府和州里,土司们担任官员,并且世袭罔替,就像原来的羁縻政策一样,但在针对他们的法令上则要严格的多,这一点上,徐清学习的是汉武帝废藩的政策,只要稍有不对,就剥夺他们的权利,然后改由流官来担任地方上的长官,以进行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而不再由土司来进行剥削。
这种方法相比起直接连根拔除土司制度来说要好得多,起码大多数土司都不想跟宋朝打,而宋朝如今的做法等于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只要老实安稳的相处,那他们的位置就能保住,这样一来,也算是间接交出了权利,对于这些土司家庭,朝廷予以优待,给他们一部分的好处和保留一部分的特权,让他们可以继续享受富裕的生活。
当然,有认命的自然也有不认命的,对于宋朝改土归流的政策,自然也会有人采取反对的措施,对于这些人,那就只能镇压了,而针对那些愿意改土归流的部族,朝廷也必须要慎重对待,而对此,朝廷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应该把人分散开来,将这些少数族裔安插在汉族的村寨中,以使得他们被分散,然后就慢慢融入汉族之中了。
而还有一种声音则认为应该保护好这些民族,不应该将他们彻底销毁,而是应该建立专门的自留地,以保证他们的繁衍生息,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最后徐清采取的则是中庸的态度,对于这些愿意归顺的部族,其中一部分送进各大村寨之中得以消化,还有一小部分则被保留下来,给予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生活在其中,以保存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来的所有文化,如此一来,文化得以保存,人口也不至于威胁到宋朝的统治,也算是可以和平的解决这个问题。
至于战争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史上从明朝开始,便进行改土归流,对于西南地区的战争也是此起彼伏,几乎不断的,到了清朝的时候,更是大力整顿西南地区的土司州,以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战争也是几乎持续了清朝整整三百年的时间,经过明清两代,才算是把整个西南地区融入进了中国的核心版图之中。
而对此,徐清也有足够的耐心,他并不渴望在自己任内就将整个西南接近上千万人整合起来,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用一种柔和的手段,相比起粗暴的手段来说,柔和的手段往往要更慢一些,毕竟当权者往往不愿意放弃的权利,如何从他们的手中夺取权利,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发动人民群众推翻这个制度。
但这样做,就会陷入到自相残杀之中,这就会给地方造成巨大的动荡,两年前整个云南地区才刚刚爆发过土司暴乱,若是再来一次,恐怕这三处地方的汉人比例会持续下降,毕竟大家都不希望生活在战火连天的地方,整个宋朝这么大哪里不是生活的好地方,何必在这里遭罪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