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后时机-《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2/3)页

    从前,大明谨守门户,除了藩属国,海外鲜少有官方的足迹。郑和下西洋这等后世传扬的壮举全然成了铺张浪费,消耗国力一无所用的坏事。自然是他们这些华商想找一个渠道报效国家都报销不了。

    至于纳税,此前明朝的税务就是一个坑,就算缴税了,那也很难到国库,更容易到某些贪官污吏的兜里。

    后世有人感叹,大明都要亡国了,士绅却不捐钱报效国家。

    但问题是大明可不是后世成熟的现代政府,你想要捐钱都捐不到需要的地方去。就好似在后世你想做慈善,但你捐给红十字会,首先就担心能有多少钱给灾民。心中一堵,索性就不捐了。

    今日,吴三桂说皇帝陛下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如何不让这些一片赤诚的华商激动非常?

    且不提那些恩情报效,他们都知晓这位皇帝陛下是明君,最重功赏过罚。此刻得了功劳,日后人人都能有回报。就是一个大赚一笔的好机会啊。

    当然,赚的不是钱。那是皇帝陛下面前露脸的机会,是一个政治资本。这更是千金难买的好东西。

    “诸位放心吧。陛下最是仁慈开明之君。这一回,更是咱们海外华商展现本事的时候。陛下曾经说过,士农工商,四业都为帝国之本。四民都能为大明富强做出同样的贡献。今日,就是我们证明大明儿郎本事的时候。铲除朝鲜奸邪,就在今日!诸位,点起人马,跟我预备!”吴三桂说罢,目光灼灼。

    他远离沙场很久了,却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还会有这样一个机会让自己重新可以再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吴三桂的本事并未荒废,名将的技能点让他很快就将这支由华商护卫队组成的队伍集结起来,出发前往成均馆。

    ……

    明伦堂。

    朱慈烺默默地算了一下时间。

    已经到十一点半了。这年头,一日三餐对于多数人而言是个奢侈。但眼前这些人都是富贵之辈,自然不可能吃不起午餐。

    故而,午餐的点很快就到了,时间,只剩下了半个时辰。

    过了午餐,朱慈烺就不会再公开出现在能动手的场合里。

    这意味着,接下来就是最后时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