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神殿联军-《最强废材系统》


    第(2/3)页

    再往前,就是长安之前最后一道天堑。

    说是天堑其实都有些夸大了,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隘口,与青峰峡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天堑相比,说这里是个小土堆都没什么问题。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关中郡方面还是派出了一支骑兵前去打探情况。

    骑兵纵马而去,还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隘口上方就炸开了一朵烟花。

    烟花为青色,意味着安全。

    大唐方面确实已经没有兵力了。

    在距离长安城如此近的地方,竟然连一点守卫的兵力都没有。

    若这样的大唐都不会灭亡。那真是没有天理。

    岳惊鱼是这支军队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在具体的行军指挥上,他并不会插手,而是由一名叫做霍宗锐的将领在指挥。

    得到前方探子传来的讯号,霍宗锐示意身边的传令兵向身后部队发出旗令。

    ot全军出击。ot

    其实霍宗锐本不想如此的稳妥,因为他很清楚大唐已经没有兵马了。之所以这样做,算是在战场上给这个千年古国最后的尊重。

    同时霍宗锐也深谙另外一个道理,那就是越是接近胜利的时候,就越是要谨慎。

    军队中很多士兵已经出现了懈怠的情绪,在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这样的情绪本不应该出现。只因这一路走来都未能遭到像样的阻击。所有的战斗都是单方面的碾压。不管是大唐的军队还是百姓,在这支战争猛兽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关中郡的私兵走在最前方,这些私兵的战斗力并不强。唯一的优势就在于数量众多,用来当炮灰再合适不过。

    虽然被当成了炮灰让这些关中郡私兵很是不满,可形势比人强。他们只能把不满压在心里,老老实实的去充当炮灰。

    这些私兵虽然也会保持训练,但基本上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其中少部分的精锐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鱼龙混杂之辈。他们很难能保持一个固定的阵型前进,一开始可能还行,但行军时间稍微拉长一点点,阵型就会散乱。

    神殿联军的军人对此很是看不惯,若不是考虑到双方还是同盟,神殿军人早就把这些家伙吊起来打了。

    就这么拖拖拉拉的,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关中郡私兵才全部进入了隘口。

    这个隘口虽然不够险要。但却非常的深邃,纵身竟然长达数十公里。

    不过跟青峰峡相比,这里没有埋伏兵马的可能性,因为抬头就能看到隘口两侧的风景,与其说是天堑,倒不如说是一处风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