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人间(7)-《男主死了很多年》


    第(3/3)页

    这时,有人举起了手。

    “我想试试回答。”

    数百道目光当即聚拢过去,照出个安然举手的云大猫。她很认真地举着手,宛如一名乖巧的好学生;但有修士碰巧目睹过外面的事件,知道她绝不是什么乖乖的小修士。

    台上人一眼看去,见她是个修为低下的修士,还背了一串斗笠,模样很有点滑稽,便觉无奈又好笑。只出于礼节,他不得不拱手道:“还请道友赐教。”

    “好。请问,您的性格如何?”

    那人一愣:“我的性格?这……非要说起来,我平时不爱和人争吵,不过胜负心很强,斗法时全力以赴,绝不手下留情。”

    “那您堂弟如何?”

    那人一笑,自以为明白了云乘月的意思,便摇头道:“我知道道友的想法,无非是以为我性格温和一些,堂弟可能更好勇斗狠些?其实不是。我堂弟才真正是个憨厚老实人,从不和人生气,性格比我好多了。”

    果然,第一境的小修士懂什么?修士暗暗失笑,又有些失望,觉得今天是找不到答案了。

    却听“噗嗤”一声笑。

    他愕然看去,只见那名女修也正摇头,笑着摆手。

    “所以说,问题就在于道友这样喜欢先入为主的性格了。”

    他不明所以:“什么?”

    云乘月说:“道友连我的话都没有听完,就想了一些有的没的,而后自以为是地替我下结论,再反驳这个结论。可实际上,我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道友根本没想过。”

    “这……”

    男修下意识想反驳,却无话可说。他站在原地,有点尴尬,接着却醒悟过来,登时面色一正,再次拱手:“道友说的是,是我想当然了。道友莫要介意,还请教我。”

    云乘月点点头。

    “我看道友手中这枚‘击’字,用笔刚劲,无论法度还是意趣,都竭力靠近一往无前的意思。想来令堂弟的书文,也大致如此。”

    男修点头:“不错,就是这样。”

    “那道友可曾想过,自己和堂弟相比,谁的性格为人更契合‘一往无前’之意?”

    男修再次愣住。他站在台上,沉思片刻,渐渐恍然开悟。

    “我明白了!我做事喜欢多思虑几分,堂弟为人耿直,说话做事从不多想,所以他比我更契合‘击’字之意。”

    他激动起来,却又迟疑:“可照这样说,我岂不是一辈子都比不过堂弟了?”

    云乘月失笑:“道友这就本末倒置了。字由心生,当然是先有人再有字。令堂弟憨厚,便适合‘一往无前’之意,而道友既然多些思虑,当然更适合走刚柔并济的道路。谁说只有刚硬之击,没有柔韧多变的招式?”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男修恍然大悟,兴奋不已:“我明白了,我这就重新琢磨这枚书文,看看能如何调整,让它更符合我本人的性格,不再死钻‘一往无前’的意境。多谢道友,多谢道友,真是帮了大忙……这是我的谢礼,还请道友收下!”

    他的兴奋感染了旁人,现场整个也热烈起来。修士们纷纷议论,各自和身边的道友交换看法。虽然解决的不是他们的问题,但旁听别人论道,也能启发自己。

    ——回答的那人是谁?

    ——没见过。听口音是外地人吧?

    ——刚才在外头,我见她……

    ——等等,我怎么觉得她有点眼熟,好像在哪个路边小吃店见过?

    ——这不能够呀?要听人家谈吐的。这样的见识,肯定书文水平不低的,谁要去路边小吃店打工哦,那都是没正经修炼的普通人做的。

    无数讨论声里,云乘月走上高台,接过对方的谢礼。那是一张一百两银的银票。

    一百两啊……

    男修还很有点不好意思的模样,连声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一旁的主持人也笑眯眯地走上来,捧上一只木匣。木匣是打开的,里面躺着一支精致的毛笔,红棕色的笔身在阳光下折射出厚重的光彩,未开锋的笔尖整齐亮眼,是一支相当不错的笔。笔的旁边,还有一块紫黑色的墨锭。

    “夏论会感谢两位道友的贡献,并为解答者送上‘凝烟坊’出品之笔墨一套。该笔墨由胡家提供,制作者为胡家二少爷,就读于明光书院,公输润夫子亲传的胡祥道友!”

    云乘月:……

    四周顿时一片惊羡之声。

    “夫子亲传的手笔!”

    “那可是天工大道的传人!”

    “胡家真是豪气,胡二少爷也真是有出息!”

    主持人望着云乘月,一脸鼓励,一脸期待。

    云乘月沉默片刻,微笑接过,真诚道:“非常感谢,有心了,能收到这样的礼物……是我的荣幸。我真的很高兴。”

    主持人理所当然地点头。不错不错,正是这么个道理,要不是胡二少爷是胡家血脉,还不能够提供这么体面的礼物呢。虽然这位女修表现得还不够高兴……可能是高兴昏头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吧!

    没想到,接着,那女修就低声问:“劳烦问一句,这笔墨能折现吗?”

    主持人:……?

    旁边的男修:……?

    其他少数听见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