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小店的波澜-《宗主的都市奇妙生活》


    第(1/3)页

    极道小店剑走偏锋,陈老板起初不以为意,最后也不得不对此多加重视。

    但是陈老板在自己大酒店的梦想里浸泡太久了,对于这种小店的反击竟然无从下手。

    极道小店仅仅是一家宣扬高端层次的美食店,虽然浑身都散发着想把将军拉下马的气概,却也只是一家小店。

    一家充分利用着媒体宣传,向大众宣扬“高端美食、人人可学”旗号的店铺。

    这档网络电视台的美食节目有一个特点。

    在像传统美食节目一般介绍完高端食材的制作过程之后,向观众细心介绍破产版的制作方法。

    每段视频都被剪成15分钟以内,适应现代社会的节奏。

    那么,这样的小店要如何盈利?

    在几期节目过后,杜非羽看反响的数据不错,在网络上开放了座位预定。

    没有点菜制度,吃的是厨师们精心准备的系列菜。

    座位并不多,整个店铺,只有五个座位!

    想吃的,后面排队!

    一天只有早中晚三桌!

    这是所谓的饥饿营销。

    初次提出这样的想法时,翟师傅对这种经营方式抱有疑惑。

    但所幸座位的价格并没有到离谱的地步,翟师傅认为自己的手艺还足够支撑,倒也没有再问。

    “亲民的贵族气”。

    这是杜非羽想要达到的效果,二者的概念似乎自相矛盾,但却意外体现了轻奢的本质。

    无数腰包里并非十分有钱的主儿,也想在奢侈的门口望一望,便会在内心里接受极道小店这样的事物。

    一开始的情况也是不温不火,之后极道小店的热度开始直线上升,甚至有人炒起了座位的价格。

    之后的节目形式开始多样化,比如厨艺比拼,比如品尝大赛。

    一开始只是翟师傅邀请了自己的陈年故交,之后杜非羽的胆子打了起来,开始向整个花洋市的厨师发送请帖。

    “没有挖你走的意思,也没想把你和老板的关系搞僵——我只是想让你上个节目,提升一下你的知名度。”

    “你这么好的手艺给饭店里的个把人看多没意思?不如给网络上的所有人都瞧瞧?我也可以给你打个招牌。”

    ……

    注入此类种种,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花洋市的各大饭店老板们从一开始的不以为意,到最后警惕地研究起极道小店的盈利模式。

    等到最后研究清楚了,杜非羽已经成气候了。

    现代传媒的速度就是这么快。

    杜非羽这货,根本不是靠那几个座位赚钱,而是靠着除饭店座位以外的所有东西挣钱!

    极道小店的品牌,制作节目的收益,为厨师打出品牌的开价。

    等到陈老板发现自己厨房中的一位厨师为了在极道小店的节目上露面而向杜非羽打钱的时候,他才明白,自己的反应终究还是比年轻人慢了一拍。

    “果然是这个杜非羽的手法,我才以前就应该猜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