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烟雨 第十章 喜色、错择-《何以为道》


    第(2/3)页

    还好这几次都是好好对待马伯,也看出老朽的他,逐渐看到了天命。

    他收拾一番,就去了镇里。

    他不是直接去往马忆柏住处,他站在了阿干家的远处,看的可是清楚,没有黑夜的掩饰,就只剩下似一阵大风就能吹倒下的墙壁,这里还传来一阵打呼声。

    李水山都有些不好意思,在白日之下进去,敲了敲门,他母亲答应了,阿干报了身份就走了进去。阿干被摇醒了,他紧紧攥住自己的衣裳,像是记不得昨日发生之事,还十分诧异这么早就来找他。

    “走了,到了上工的时间。”

    他看到逐渐露出样子的阳光,他急急忙忙的嘱咐他的母亲一些事情,并且做了饭,就跑去了陶馆。

    今日如约而至,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咒骂,李水山的腿脚比昨日灵活了不少,下山时也用了不多的时间。

    不觉一日便悄然而过,李水山拉着阿干跟随他去往街东的水铺,跨过一个小桥,赶着一大波人群。他们看到的就是一片鸡鸭,攒卧在树下,盯着远处一家灯火点了起来。这里门前的灶台上挂着红字,寓意先得福。透着窗户瞧见这一对新人,女子蒙住盖头,青色布制的帷幕前,两人彼此交拜。

    他虽看不见祭拜祖庙的场景,但是看其马忆柏的神色圆润,心里也替他高兴。

    屋内的桌椅上,坐着的是马伯,穿着一身格外喜庆的衣装,听着他欣喜的嘱咐,而这女子的来历,李水山并不知,但是在“全福”,六亲皆全,儿女满堂的婆婆,在特定的吉日梳了头。

    嘴头还嘱咐道,“一路喜庆,儿女满堂。”

    等结亲的叫门,定是满嘴细腻的做赋,或许还有一番奇怪的考验,盖上红盖头,送走了远是离开家的女子。

    这些李水山想过的流程,就戛然而止。

    三拜九叩之后,拱手作揖。

    这结发之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