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死亡搏杀-《仙妃请自重》
第(2/3)页
“怎么了?”众人一并问。
“生丝四五月间市,也是这丝商贩丝之时,丝差不多已经降价了。商人肯定急于将丝售卖,故而从杭州一路急急赶往扬州。但这商人没料到赶路太急,又遭了大雨,病倒在路,他自己不能路,担心被同行抢先一步,丝压得太廉价,故而命下面伙计先一步赶往扬州。”
吏看着卷宗,但见徐清没看一眼,几乎是将案情倒背下来,不由心底佩服。
徐清来唐之前是二十岁年纪,开唐之后成了是五岁,按照科学来讲,徐清这一具身体正处于现代人最能记忆的时候——高考年纪。也是徐清的精神经历了两次状态最好的淬炼,又以较成熟的思维,用着最旺盛的头脑,故而记忆力常人要好一截。
这些日子来,一般学子所学习的儒家经典,他也看过,虽不是烂熟于心,但也能够观其大概罢。刚才看卷宗,精神高度集,正可以说是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朱一浆着急追问道:“那丝价降了又怎样,他急于贩丝又如何?其的蹊跷之处何在?”
徐清笑了笑,从另一卷宗拿来道:“丝商的案子是前年的,这是去年五月的案子。”
众人看此皆是不解,吏替众人问道:“此两案相隔近一年,徐大人为何将这两案拿来相提并论,莫非有什么相通之处?
“是啊,这是福州士子失踪案,此人本要去苏州,但因途一座桥为山洪冲断,故而不得不绕道。”
徐清抚掌大笑道:“蹊跷在这里。”
几人如同自己发现了线索一样,急忙将两款拿来一并对看了,你点一点,我瞧一瞧,却丝毫没有发现徐清说的蹊跷。
众人看了看徐清,一脸自信的笑容,显然不是诓骗他们。可线索到底在哪里?!
朱一浆不由感觉到一股智力的压制扑面而来,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但现在七八人都不徐清一人!差距巨太大了,朱一浆将卷宗乖乖地奉道:“还请徐大人指点。”
徐清道:“这座桥乃是官道,其坚固程度必定不俗,去年在这个时候却被大水冲断,说明雨大。你看,那个商人在路也遭大雨,这才住的客栈,懂了吗?哈哈……”徐清说完自得笑了一下,拿起桌一杯冷透了的酒大喝一口!
“哦!我懂了!”不过一息时间,朱一浆拍腿笑道:“我懂了!徐大人真是智啊!”
把总和吏都看着朱一浆道,将军也不简单啊,我等还不明白呢,请朱将军指教。
朱一浆洋洋得意道:“徐大人必然是由此看出,商人主仆乃是在路遭到山洪后遇难的,然后才凭空消失的。原来如此,难怪不见尸首……嘿嘿,徐大人……”
把总们和吏还没来得及奉承,徐清一口酒喷了出来,看着反应,显然朱一浆的话是错了,把总们掩着面把嘴里的话拦住。
倒是吏心细如发,咳了一声,替朱一浆掩饰道:“徐大人真不愧坛第一人,从两卷宗的只言片语找到其关系。徐大人是不是想说,这商人也是因路被大水冲断,因此抄近路遭遇了什么不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