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冒牌干部》


    第(2/3)页

    “我又不是嫁不出去,干嘛要凑合?对眼的,条件再差我也嫁,不对眼的,我宁愿不嫁了,反正走了这条路,我已经牺牲很多了,不想再将就……”庄烟雨心念一动,叹了口气,“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偏不喜欢。”

    “我等会要开会,你什么时候离开?”杨子轩突然扭头问道。

    “大概下午吧,怎么了,还有事?”庄烟雨本来情绪低落了,被他这么一说,有些期待。

    “没什么,我送送你吧。”

    “不用了,你忙你的吧,什么时候到京城,再出来一起吃个饭。”庄烟雨摇了摇头。

    杨子轩没说什么。

    上了车,心里有些烦躁,抽了几根烟,心头烦躁还是无法抹去,杨市长叹了口气,如果人的情感,也像政治斗争那样干脆利落,那该多好,就像读时候做数学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该多好啊,偏偏这人的感情,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命题……

    李义东说刚才周记来过来电话,让他有空到他办公室一趟。

    “现在就去吧。”杨子轩吸着烟,两个副市长过人大会,周立昌兼任人大主任,却没出什么幺蛾子,不会要在副市长调整分工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幺蛾子吧?

    “上次有个谁,给我送了一檀香珠,你去我办公室拿到车上了。”杨子轩突然想起了什么吩咐李义东,自个儿到周立昌办公室去。

    周立昌亲自到门口迎接,分了根烟给他,笑道,“这味儿,你应该喜欢,没中华那么醇浓……”

    杨子轩一吸,笑道,“还是记你了解我。”

    周立昌一笑,“找你过来,谈点正事。陈中兴,潘晨同志你都找过他们谈话了吧?感觉怎么样?”

    “陈中兴同志可能对目前工作还没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思路,等市府分工确定下来,再跟他谈谈吧。至于潘晨同志,他是工业局上来的,常年抓工业,对这一块挺有心得,不过做市领导了,我觉得应该到其他领域锻炼一下,拓展一下视野,不能狭隘。”杨子轩弹了弹烟灰,两人抽烟,室内登时一片烟雾缭绕。

    “在人大过会之前,我和这两位也聊了,陈中兴同志长期在省委政研室工作,经验是有的,可能还需要把他的一些理论经验和咱们广陵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我觉得他差的就是实践了,我看过他写的几篇文章,水平挺高的,就看能不能具体落地了,用得好,能给广陵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经验呢……”周立昌缓缓说道。

    杨子轩脸色平静,不知道周立昌突然站出来“挺”陈中兴是几个意思?

    他之前不是不表态的吗?这个老狐狸。

    杨子轩转念一想,会不会是蔡品华给他打招呼了呢?

    蔡品华之前并没从杨子轩嘴里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对广陵目前的布局,还是比较多疑虑的,跟周立昌打声招呼也是可能的。

    那周立昌为什么又要听招呼呢?

    难道周立昌想把陈中兴发展成他的棋子,还有和蔡品华之间的纽带?

    想通这一层,杨子轩能猜到。定是陈中兴和周立昌那场谈话。陈中兴暗示了什么。或者直接“表忠心”了。

    那为什么选周立昌这个记表“忠心”,而不找他这个市长呢?

    “我这边的副市长,在市府已经有两个,周泰桃,潘晨,陈中兴大概是觉得他再站队到我这边,能分到的蛋糕的肯定不多,但是周立昌这个市委记在市府这边目前正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目前几个副市长跟他走得近的一个都没有,就连樊康,也不一定和市委记步调一致,投靠市委记,在市府的性价比才是最高的。高!看不出来这个陈中兴戴着厚厚眼镜,一身学究气,却是个站队高手啊。

    知道怎么样利益最大化,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知道自己对山头有什么价值。看来蔡品华选过来的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杨子轩这么一想。就彻底通透了。

    “现在市府这边真是三教九流,各色势力都有啊。樊康自成一体,陈中兴跟周立昌,又是在蔡品华那挂了号的,李艳青跟吕青青,余建中跟白东山……”

    杨子轩有些头疼,这比之前的控制难度又加大了。

    杨子轩捻灭烟头,喝了口茶,清清嘴里的烟味儿,“您说得对,这陈中兴算是给咱们市府补充了新鲜血液,肯定让他好好发挥他的特长和能量。”

    “另外,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下,你要有个心理准备,要是咱俩谈不拢呢,上碰头会,常委会,咱们继续谈。”周立昌脸色凝重。

    杨子轩也知道事儿不小,坐直了身子,“您说。”

    “我接到了省里苗秘长的电话,他有个提议,他只是个提议,他说他之前跟朱记谈了,朱记觉得咱们最后一个月的经济数据确实有些问题,虽然说单看一个月的经济数据,价值不大,但是确实能够看出一点问题来,比如咱们广陵今年增速快,也是投资拉动,出口啊,贸易方面,却没什么长足的发展……”周立昌也捻灭烟头,这个事情,他打算好好跟杨子轩说说,因为他不想沾上一丁点的火星儿,这本来就和他没几个关系,让杨子轩误会怪罪到他头上,他就觉得亏大发了。

    杨子轩听不下去了,插了一嘴,“这个批评是对的,咱们贸易和出口确实没有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不能否定咱们广陵之前的投资拉动增长的方式有问题,你看交通建设的投资,应该不应该,港口建设投资,应该不应该,从长远来看,投资是为贸易,为消费服务的,这不矛盾。”

    “秘长也没指责咱们的投资拉动发展的方式有问题,但是咱们确实有这样那样的短板。”

    “秘长这话我不是很爱听,短板是有,但是哪个市没短板,就算姑苏也有短板,它的民营企业才多少,大部分都是跨国企业代工厂支撑起来的gdp,当地百姓受益多少?那可是典型的富财政穷市民的发展方式,说得不好听,它城市建设像欧洲,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像非洲……”杨子轩不敢去捋朱记的虎须,但是他却不怕苗玉龙。

    从卫正风开始,到救灾,苗玉龙已经两次毫无原则的针对他了,这口气他真咽下去,那别人真把他当软柿子捏了。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杨子轩喝了口水,水杯往桌面一放。

    周立昌心头暗喜,有苗玉龙这个省里伸过来的大手弹压杨子轩,他才能缓一口气,高兴归高兴,面子功夫还是要做的,“子轩啊,你先别急,苗秘长说这是和朱记讨论的结果。”

    又抬出朱礼和,杨子轩就没话可说了。

    虽然杨子轩很怀疑朱礼和到底是不是这样对广陵最后一个月的经济数据进行评价,但是他也不会蠢到去找朱礼和确认。

    身为省委秘长,这种“狐假虎威”的事情,他苗玉龙可以做得心安理得。

    这就是“近侍”的威力。

    有句话怎么说的,领导身边的人等于领导,那怕他是一个倒水的,只要能在领导面前说话的,都等于领导。

    这种近臣“做糖不甜,做盐一定很咸”,怎么说呢。他在领导面前给你说好话。戴高帽。不一定管用,领导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他在领导面前说你几句坏话,领导一定会有印象的,这就是做糖不甜,做盐一定咸。

    杨子轩虽然可以不鸟苗玉龙,但是却不会傻得真的在明面彻底得罪苗玉龙。

    “提这个事,是不是还有别的说法?”杨子轩算是勉强接受这个事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