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神仙-《法医鬼仙》


    第(1/3)页

    我个人总认为,歪歪小说就是努力编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能编得很新颖,能够激起读者大大的爱恨情仇,就算是个好故事。当然,我估计自己还做不到这些。

    今天看到“miao~”大人的评论,顿时一阵瀑布大汗,这种认真精神,让一向偷懒的我不得不把心中关于神仙的认识码出来。

    仙侠仙侠,首先说仙。这个词是中华民族原创的,也是最有影响力最富生命活力的,以下我会慢慢说,请大家不要着急,实在不想看就关掉网页。

    历来儒释道三教相争,儒教因为教主是皇帝关于这点以后我有时间会写出来,是拥有人间立法、司法、行政三种至高权力的人,所以一直在统治阶层占有绝对优势。看出来没有,是统治阶级,不是底层人民。虽然古人都知道孔子是圣人,都知道敬惜字纸,但心里对这位却是敬而远之的。

    所以大家对儒教真心不亲近,就算读书人在宋朝以后渐渐享受到一些来自民众的羡慕嫉妒,但大致也就相当于矮穷挫在马路上看到开跑车的高帅富,羡慕得不是读书,而是读书人家里的钱。

    再说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汉皇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到三年后使者带着两个西方僧人还有经书、佛像回到洛阳,汉皇赐造白马寺为始,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就经历了颇多坎坷。

    事实上,佛教真正大兴的时期,只有南朝、武周,元朝和清朝。看出什么了没有?

    其实现代人有一种错觉:佛教比道教兴盛。但若没有甲申之变建州入关,佛教是很不行的。

    满清入关后干得事,大致如下:把北京住户全部赶到城外。直到清末,四九城都不准汉人入住。留发不留头,这个不用多解释。拆道观建佛堂。因为建州女真全员信奉藏传佛教,因此每代皇帝都致力于灭道崇佛,当然其中也牵涉统治问题。拆岳王庙建关帝庙。在清朝之前,关二爷其实是个小角色。人们真心崇拜供奉的是岳飞,但谁让岳王他老人家是抗金的呢。借**,杀江南读书人,尤其是明朝南直隶的读书人。这点值得说下,古人说江南,指得不是长江以南直到广西这么大的地方。

    就算建州女真如此折腾,佛教也没占领多少民间份额。人们没了道观,就转而信奉白莲教、罗教什么的。这些宗教乍一瞧好像是佛教,但“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怎么看怎么都和佛教没关系。

    这就是儒释道三教的真正情形,在中国唯一能够征服所有民众的只有以“天”作为最高崇拜对象的道教。就连清朝的佛教徒,在查看收成的时候,也要念一声老天保佑,风调雨顺。

    就连身为儒家教主的皇帝,最隆重的礼仪也是祭天,有灾变也要下罪己诏,也得自称天子。从这点上来看,儒教只不过是“天”崇拜的一个分支而已。

    就算自称毫无信仰的现代人,也时常会说“天意”之类的东西,能说出这类话,其实证明我们心中是有“天”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所以我说,道教是真正印入汉民族骨髓的信仰。在古代,孔庙必定没有城隍庙热闹;在现代,写佛修的小说绝对没有写道修的小说火,都是明证。

    也许有人要问了,既然道教占有如此绝对的优势,怎么一直没有独占风骚?其实这和汉民族有很大关系,我们身上缺乏侵略精神。比如历代北上攻击草原,耗费钱财、民力和生命,打下大片土地怎么就没有一个想着长久占领?

    好吧,也许你要说,咱堂堂汉族不会放牧,先不说这话对不对。难道草原的土地就种不出庄稼?要说没人愿意去苦寒之地,历代失地农民一无所有,去草原当地主不算一条康庄大道?说到底,还是乡土观念重,缺乏侵略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