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障碍-《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兰斯以一个诡异的低级失误,在谈判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失败,让通用高层震怒异常。但是事已至此,再怎么咆哮也无济于事。

    兰斯知道,他自己在收购一事上的任务,算是就此终结了。很有可能,在通用公司的职业生涯,也会就此终结。

    只是,这娄子是因为他的失误捅下的,通用总部念在他多年功劳的份上,且他此次失败,更多的还是从为通用公司利益着想的角度出发,准备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既然海龙能半路截杀,除非通用打定主意要放弃了,那么,兰斯同样也可以破坏大宇跟海龙的下一步谈判,作为报复。

    有的时候,打不到鹿,也不让鹿吃草,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至于大部分的谈判条件,兰斯因为之前强硬的态度,已然把道路全部封死。在与收购相关的一些条件上,通用并不比海鑫的更有吸引力。而且,仅仅从收购条件出发,通用也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前倨后恭不免也会遭人耻笑。

    是以,想要破坏海龙收购大宇,只能从“人”这个方面着手。

    兰斯很清楚,韩国的公会很难对付,特别是他们站在“为工人利益”的高度上。当初,在收购谈判伊始,不少韩国人甚至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反收购”大旗。

    他们怕的,就是收购之后接踵而来的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如果是那样,大量的失业人员,必然会给更多的人造成就业压力。同时也会让社会面临很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不管是韩国民间还是官方,都不希望看到此事发生。

    吃一堑长一智,被海龙汽车摆了一道之后,兰斯再也不敢小看海龙汽车。相反。此时的兰斯甚至认为,海龙汽车的威胁,远不比美国本土其他两大汽车公司来的大!

    这仅仅是一个成立两年多的新生汽车企业,便已经有如此的成就。听说他们在美国密歇根跟雷诺合资的工厂已经进入了建设的尾声,只要人员到位之后便可以立刻投产。同时,海龙目前的几款新车,市场反响都十分的出色。

    单单从外形上来看,海龙汽车的产品就颇具名家风范。且在实用性上,甚至不输于日本车。此时虽然是一个新生的企业,就连日本人,都对其忌惮很深。

    短时间内就有如此的成就,仅仅是兰斯认为海龙汽车威胁大的一点。更关键的是。海龙汽车是一个中国企业!摆在海龙面前的。是一个每年成级数增长的市场需求!

    一个出色的企业。一个庞大的市场!

    通用目前可以说工厂遍布全世界,但是像中国市场这样让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商垂涎三尺的大蛋糕,却不是通用自家门口能有的。

    仅仅是“地利”这一条。海龙汽车就足够让人侧目了。

    而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更是让海龙汽车占了“人和”。让人很难想象海龙汽车仅仅是个民营企业!

    但是,不管海龙多么的出色,它毕竟只是一个“新嫩”,不管是人员还是规模,都无法与通用相提并论。此时,他们刚刚投标收购成功,兰斯就要趁他们立足位稳之际,对他们发起致命的一击!

    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一直存在从未缓解,劳方想要更多的福利和待遇,资方则想要更多的利益。两者的冲突不可调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达成稳定。

    兰斯想要报复性破坏海龙收购大宇,只要搞定韩国工会,即便最终没有将他们谈判彻底破坏,却也可以大大提高海龙汽车的收购成本,从而让他们知难而退。

    一旦他们的谈判破裂,兰斯再放低身价与他们接洽,从新获得收购权限也不是不可能。这种反复虽然影响不好,此时的兰斯却也顾不了那么许多。

    在海龙就收购大宇跟韩国政府正式谈判的第二天,兰斯便着人悄悄找到了韩国工会方面的一位负责人……

    ――――――――――――――――――――――――――――

    怂恿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只需要告诉他,如果你不这么做,会有怎样恶劣的结果便可以了。

    如此,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怂恿他,同时,对方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你那未曾提出的建议,还会认为那是他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分析出来的结论!

    兰斯手下不乏这样的高手。在他们庞大的关系网中,手眼通天的人物也不是没有,想要暗中接上韩国工会的线,并不困难!

    这天晚上,在兰斯下榻的酒店内。

    兰斯好整以暇地端着高脚玻璃杯,悠闲地品着杯中猩红地葡萄酒。似乎此时在跟韩国人谈判收购大宇的,不是海龙,而是他们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