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新的计划-《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虽然我不给你们压力,但我要看到成效,如果一年之内你们做不到,那我就找能做到的人来。”

    此时,韩俊的办公室里,站着十几个人,每个人年龄不一,可是脸色的神色,却都是带着强自压抑住的兴奋。

    这些人,都是海龙汽车最早一批的中层干部,两年多的锻炼,让他们对于汽车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十分的熟悉,从去年开始,韩俊就着力培养他们,为的,就是等到这一天!

    有兵无将可不行!

    虽然韩俊并没有对大宇集团海外工厂的管理层进行更换,可毕竟不如自己的嫡系用着顺手。他们这些人,去到海外,韩俊并不要求他们立刻就直接掌握住这些工厂。

    一个工厂企业,内部的各个派系也不是不存在,工厂是新依附的,突然空降新的领导过去,地头蛇们一点儿阻力不给,老老实实放权韩俊认为那太不现实了。

    国内的还好说,即便是韩国本土的工厂,问题也不大,毕竟距离近便,可是海外工厂山高皇帝远的,控制起来必然麻烦的多。

    因此,韩俊虽然派这些人过去,却给了他们一年的时间来磨合。并且此去,是打着培养干部,去海外工厂参观学习的旗号。为的就是给他们时间去熟悉,去观察,等到时机成熟了以后。再做接手的打算也不迟。

    大宇最终破产,实际上跟元朝当年差不多,版图是扩张了,可管理跟不上。正所谓鞭长莫及。个中猫腻数不胜数,虽然外界质疑声声不断,可韩俊却不会按照他们所想行事。这一点,他很有信心。

    海龙汽车的这帮中层。从海龙汽车建立伊始韩俊就着力培养,即便放到国内任何一家汽车企业里去,都能迅速成为骨干力量。这一点,韩俊颇为自豪,当然,这跟白悦也是分不开的。

    正是她没事儿四处去参加培训的动作,给了韩俊一丝提示,在培养中层领导干部上,韩俊可谓不遗余力。不惜血本儿。各种进修、培训。几乎是不间断的。

    从国内外。韩俊不断聘请著名讲师,前来滨海为他们传授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即便是汽车专业知识都有!韩俊给海龙汽车中层干部的培训。可是全面的,但却不是强制性的。

    从一开始。韩俊就说这种培训是资源性的。是以,这段时间里,接受培训的中层干部从最开始的五六十人,一路有人退出,直到目前站在韩俊跟前的这十几人!

    接不接受培训是一回事,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服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此时韩俊眼前儿的这十几人,无不是海龙汽车中层领导的精英人物。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企业居然完成了一件即便是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都不敢做的事业,本来就十分的振奋。这种荣誉感,会感染每一个人。当高层们宣布收购大宇成功的时候,海龙汽车上上下下几乎都能看到自己单位光明的未来!

    他们这帮中层干部,之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一直接受看起来有些枯燥的培训,当然也想过有朝一日得到老板的赏识,得到升迁,一展抱负。

    却从来没有想到,他们自己会被委派到国外去管理一家海外工厂!

    虽然背井离乡,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国,可是,这种机会却是千载难逢呀!这,几乎就是海龙汽车封疆大吏了呀!

    此时的海龙汽车,甚至比母公司的规模都大,而他们又能得到外放的机会,如何让他们不兴奋?一个个儿拍着胸脯表忠心。

    韩俊对此倒混不在意,只要能干好活儿,一切都好说。而对于外界的质疑,韩俊甚至乐见于此,越是对他不放心,等他真正做成之后,别人才能真正折服。当一年以后海龙汽车的财务报表出来以后,通过那一连串的数字,就可以说明很多的问题。

    不过,也不是没有让他纠结的地方,本来,韩俊还想让海龙汽车单列出来上市融资,以缓解一下资金上面的压力。可外界对海龙汽车信心不足,舆论导向的作用韩俊可是深知他的厉害,当年就没少借用媒体的力量,如果媒体都说海龙“前景堪忧”,即便是证监会同意海龙汽车上市融资,可股民信心不足,融资的效果也不会好。

    索性暂缓不急,韩俊很自信,在一年之后,便叫他们知道,什么叫疯狂的销量!

    ――――――――――――――――――――――――

    “嘿!思思,今天可稀奇,啥时候见蒋总对人那么客气啊,那小青年儿是谁?怎么瞧着那么眼熟呢?还挺帅气的呢”东直门西侧一栋气派的大楼里面,会客厅一侧,两个行政秘书刚刚从里头出来,两个女孩儿一般高挑,俱是面容秀丽,其中一个一脸八卦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