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脱险境众人归来 孟远山识破天机-《义行天下》


    第(2/3)页

    待大家坐下,孟远山支使丫头们把酒菜重新热好,站起来举杯对众人道,“大伙儿辛苦了,来!大家先喝了这杯压压惊。”

    伙计们见老东家敬酒,一个个都从座位上起来,“谢谢老东家。”大家嘴里嗫嚅着,声若蚊蚋,却是一饮而尽。伙计们都以为老东家既丢了牲口又失了钱粮,铁定会有一番疾风骤雨的发作,一个个都耷拉着脑袋,不敢去看他,甚至在目光即将接触时就快速地逃向别处。

    饶是当下孟家已经家资殷厚,损失了这三百多担粮食和二十几匹牲口,那也是一样动摇了根基,不伤筋动骨地重新置办怕是不成孟远山不愧是见过大阵仗的人,看到儿子虽然着实地受了一惊但安然无恙,已是老怀甚慰,别说是现在的损失,就算让他倾家荡产他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更何况驮队所有伙计们都活着回来了,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此孟远山不仅没有因为突来的变故感到沮丧,反而有些庆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众伙计因为柳林滩的事情受了惊吓,都提不起兴致来,默默地想着心事。这老孟家遭了劫,不但节前的生意没了着落,怕是来年想要恢复元气也是很困难,甚至他这酒坊和驮队能不能经营下去也很难说。有几个人默默地喝着酒,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来年到河西去做长工,又或者到县城讨些生计,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见酒桌上的气氛非常凝重,孟远山张罗着让怀玉给每个伙计敬酒,说些感谢的过年话,算是安抚。又将老掌柜叫到身边,嘱咐他把准备好的工钱和年货拿出来,分给众人。

    众人一一谢过东家便各自回到屋中安歇,明天一早他们就各自回家准备过年了。至于来年在哪里做工他们心里没底,也不愿去想了,只是祈祷自求多福罢了。

    丫头们收拾了桌上的残羹剩饭,老掌柜也作揖道别,屋子里只剩下孟远山父子二人。孟怀远心中郁闷,自己从十六岁开始就站柜台,十八岁跟着老掌柜走驮队学贩粮,到现在也有三五个年头了,一直顺风顺水稳稳当当没遇过什么风浪,今天却在年根底下载了跟头,钱财损失不说,光这晦气也让他感到堵心。现在安静下来,他有些不服气,对方明明是趁自己不防备,又仗着人多偷袭自己,这才输了这一回。他不服气,感觉面子丢尽了,一声不吭地偎在椅子上喝闷酒。

    老爷子摊开双手在火盆上暖着,一边沉声道,“怀玉,跟我说说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孟怀玉苦丧着脸,把事情一五一十地描述了一遍,临了又说了自己的想法,“爹,这伙人一看就不是咱们这一片儿的。你说这几年咱们贩粮,哪个山头咱没有照顾到?就咱这方圆百里的大小衙门、杆子哪个不认得咱,不至于一点情面不给,做得这么绝,连牲口都牵走了。这伙人肯定是外来的,爹,咱不能这么就算了吧?”

    孟老爷子听罢并不说话,把这事情来龙去脉在心里梳理着。按照儿子和伙计们的描述,正如怀玉所说,这伙人肯定是流窜到本地的,但他们取财不害命不同于一般的强人。其中儿子口中所说的老头的样貌似乎很像他的一个熟人,但由于儿子说得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他一时间也想不出到底是谁。过了半晌,老爷子从沉思中醒来,问了一句,“那些人都什么打扮?”

    “天太黑,当时又有些慌张,看不清他们手底下那些人”,说到这里,孟怀玉似乎想起了什么惊叫道,“对了!他们头上都裹着红头巾,对,是红的!”

    孟远山一个激灵,眼睛里放shè出异样的光芒,直直地盯着儿子,“你确定,是红的?”,老人把这个“红”字咬得很重。

    “没错,爹,他们是扎着红头巾的,看起来非常疲惫,像是走了很远的道才到这边来的。”看着父亲神sè异常,孟怀远忙不迭的一口肯定地回答,“对了,领头的那个还扔下把刀,说是当借据。嗨!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刀在哪里?”孟远山急切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