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人选-《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太子沉默片刻,他最关注的是,在何夕主持之下,辽东产出物资,如果何夕今年要完成一千多万两货物的生产计划。就要生产,近千万匹布,数十万石盐,钢铁,大木,船只,纸张。等等。都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这让太子触目惊心。

    因为辽东之前,在财政上是年年亏损的。

    否则也不会让后方年年补充粮饷了。

    而何夕这一去,对辽东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子不是腐儒,他是政治家。他太清楚,这一些货物与后面的数字,能做什么事情了。现在的辽东,自然比不上江南物产。苏样风流,但是按照这个发展速度,估计用不了多少天,就是另外的样子了。

    太子深受震撼之余,也不得不怀疑自己一直以来信奉的儒学,真的已经不行了吗?

    随即,太子暗暗摇头。

    他不觉得。

    打天下与坐天下是两回事。

    未来的学说,未必不对。但是万万不能这么激烈。因为这会影响到大明的根基的。毕竟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当年父皇招徕天下富户。各种妥协,让天下地主认为大明是正统,才算是坐稳了江山。

    这才是最重要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太子并不是没有察觉,他其实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或者说本位思想。

    他在想事情的时候,天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维护大明统治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用大明百姓角度出发。毕竟他从小是太子,锦衣玉食。他知道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是因为他的父亲是皇帝,所以他才有这样的一切。

    如果说,他不是嫡长子,而今这一切未必是他的。

    所以,对于太子来说,维护统治,并将大明江山传给自己的子孙,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其他事情。

    只是这样的话,太子是不敢与朱元璋说的。

    太子思忖片刻,说道:“何夕做得极好。儿臣是万万想不到的。只希望雄英能学到何夕几成本事,也就心满意足了。”

    朱元璋说道:“何夕不是一个藏私的人。这一点你放心便是。我问的是何夕奏请的两件事情。”

    太子说道:“儿臣以为,辽东不仅仅应该设州县, 而是设府,设辽阳府。统合辽东庶务。否则的话,太不成体系了。”

    朱元璋立即明白太子的意思了。

    太子想往辽东安插人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