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从你们一车间开始好了,看看这台C620车床!” 张守礼也来了,笑着招呼道。 跟常驻一车间的易中海不同,他的工作岗位很是灵活,三大车间来回巡视,只要生产线出了问题,一般都是他来检修。 但问题是,有些故障即便是他也无法解决。 比如说这台从岛国进口的C620车床,在佐藤等岛国家伙的使坏之下,他就一头雾水,完全找不出故障所在。 “C620车床?果然跟那几个岛国家伙!” 李渔眼中精芒一闪,立马反应过来。 之前在东来顺火锅店,他可是亲耳听到那几个岛国家伙的谈论,频频提及C620车床。 这么看来,杨厂长和张工当时应该就在现场。 “李渔,这台车床有些数据,都是岛国语,你帮我看看!” 张守礼带着李渔来到那台C620车床面前,面露期待之色。 “什么?李渔竟然懂岛国语?这就说得通了!” 易中海也反应过来,恍然大悟。 昨晚他琢磨了大半宿,一直在想杨厂长为何会如此重视李渔,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原来是懂岛国语。 “没问题,师傅。” 李渔笑了笑,拿出纸笔,开始翻译并进行标注。 这个师傅认得有些随意,但他能够感觉到张守礼的真诚,内心里倒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这个年代,不为一己私利,能够全身心钻研技术的人,都值得尊重。 “这样就不至于抓瞎了!” 张守礼仔细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很是高兴。 有了这些翻译过来的数据,他总算搞懂一些技术环节,对这台C620车床也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以前他是只懂得最基础的操作,也只能进行最基础的保养,根本不懂具体的运转原理。 一旦出现技术故障,就只能干瞪眼,束手无策,甚至不敢随便拆卸,唯恐组装不起来。 顿了一顿,张守礼抬手拍了拍李渔的肩膀,夸赞道:“李渔,看得出来,你懂技术,也很用心,杨厂长没有看错,你是个好苗子!” 一个是翻译,再一个则是标注。 能够把各项技术数据标注得如此详实,足可见李渔一直都有在用心琢磨和研究。 “张工,几天不见,没想到你还会学会拍马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