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待四位夫人分而落座,又各自将不安的目光,撒向端坐上首的贾皇后,以及贾皇后身侧的老太监,老太监才终是再度侧过身; 对贾皇后如是道出一语,却惹得贾皇后颇有些惶恐的昂起头,惴惴不安道:“大、大长秋?” “我先前在广明殿,身边并没有信得过的宦者;” “不知这大长秋,能否由母后······” 不等贾皇后话道出口,那老太监便呵笑着摇了摇头。 “老奴来时,太后特地交代:这大长秋,非得皇后亲自任命不可。” “——大长秋,负责椒房殿上下大小事务,凡是椒房殿的皇后属官,都属大长秋掌管。” “太后托老奴转告皇后:任命大长秋,一定要慎重······” 言罢,老太监便朝贾皇后躬身一拜,随即转过身,又将那隐含警告的目光,撒向分坐于殿两侧的四位夫人。 “对于四位夫人,太后,也有交代。” “——皇后刚搬入椒房不久,诸般事务杂乱,尚未厘清。” “太后说,如果有人胆敢趁着这个档口,做一些欺瞒皇后,或是不利于皇后的事······” “诸位夫人,应该明白这样做的后果······” 意味深长的再对四位夫人丢下一番警告,老太监便迈着那宦者特有的步伐,小步疾走,朝着椒房殿外走去。 而在老太监离开之后,四位夫人也随之将迷茫的目光,撒向上首主位的贾皇后。 感受到投注于自己身上的四道目光,贾皇后只不可抑制的再次不安起来。 用了好大的力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再想想先前,太后、薄皇后给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已经住进太子宫的小儿子刘胜,以及被过继给‘薄夫人’的大儿子刘彭祖······ “诸位夫人,近、近来可好?” 纷乱的思绪,终化作这样一句问候,也让贾皇后不安的心,莫名其妙的安定了下来。 贾皇后,真的很紧张; 时至今日,贾皇后也依旧不知道自己,应该以怎样的面貌,来面对眼前这四位女人。 在过去,眼前的四位女人,和贾皇后是平等的地位; 即便是品秩不及‘夫人’的王美人姐妹、唐良人,地位也并没有比当时的‘贾夫人’低到哪里去。 ——说是夫人、美人、良人,归根结底,也都只是妾室而已; 现如今,这四位夫人、美人、良人仍是‘妾’,而贾皇后,已经成为了‘妻’。 这样的地位变化,自是让本就谨小慎微、老实本分的贾皇后无所适从。 但在这一刻,贾皇后,还是强迫自己镇定了下来。 因为贾皇后知道:自己,必须端起皇后的架子。 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了自己疼爱的亲生骨肉······ “承蒙皇后挂怀,妾一切安好;” “只是余、非、发、端,都已封王就藩,去了关东。” “宣明殿一下就冷清了不少,只剩妾和唐良人······” 率先开口应答的,依旧是程夫人。 而在程夫人的回答之后,端坐上首的贾皇后,却是不由自主的深吸一口气。 “嘶~~~” “呼~~~~~······” ··· “程夫人,也莫要太过愁苦。” “——皇子封王就藩,为国羽翼,是我汉家自太祖高皇帝之时,便延存至今的规矩。” “儿子们封了王、就了藩,便是成了人,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便是想念了,也只能强压在心底,再默默期盼陛下开恩,时不时召自己的儿子入朝,顺便来看看我们罢了······” 明显有些过于标准的一番宽慰,自是让程夫人微微一愣,又飞快的低下头,稍抹了抹那才刚挤出来的泪水,‘啜泣’着点下头。 便见贾皇后又稍呼一口气,望向贾夫人身侧的唐姬。 “唐姬也在宣明殿,平日里,多和程夫人说说话;” “如果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可以到这椒房殿来找我。” “——在过去,我住在广明殿,和程夫人、唐姬都很是亲近。” “往后,虽然碍于身份,不能再如过去那般亲密无间,但积攒下的情谊,也总还是在的······” 在和唐姬说话的时候,贾皇后的语调明显温柔了很多,也莫名少了些虚伪,更多了一分真挚。 对于生下皇子,却仍是‘良人’之身的唐姬,即便是过去,贾皇后也颇有些同情; 偏偏如今,唐姬唯一的儿子,也被封去长沙那湿瘴之地,自更是让贾皇后,对这位命苦的妇人感到心酸。 对于贾皇后的好意,唐姬自是诚惶诚恐,连道几声‘不敢枉顾上下尊卑’之类,才在程夫人的安抚下坐回了座位。 而在贾夫人的目光,从程夫人、唐姬所在的东席,移向西席的王美人姐妹时,殿内才刚趋于正常的氛围,也随即再次压抑了起来······ “二位夫人的儿子,年纪都还小;” “且除了彘,都还没到封王的年纪。” “往后,二位夫人要好好教导各自的儿子,教他们孝顺太后、孝顺陛下。” “如果有事,也可以来椒房殿找我。” ··· “如果实在不好意思来椒房,也大可托人,去寻太子······” 抱歉抱歉,起晚了。 半夜还有一更,天亮前肯定发出来。 烧退了,头不疼了,就是嗓子哑了,大家不用太担心。 也请大父们保重身体,尽量减少外出,不幸感染也要好好休息~ (本章完) 第(3/3)页